“以前吃药都没有效,现在做环保好很多了。”刘正和就住在一间市场旁边,为了回收市场里的塑胶袋给慈济,常常用手大力压挤、用脚踩扁,慢慢感觉身体不再抖得厉害,让人看不出他罹患帕金森氏症已二十多年了。
环保复健身体渐渐好转
2017年6月17日,证严上人全省行脚第一天来到宜兰罗东联络处,令无法朝夕侍奉的想师弟子无不欣喜迎接;当上人听到年长的环保志工分享做环保的心得,让上人也感到真欢喜。
刘正和分享他患有帕金森氏症已二十多年了,长期以来都有正常用药,但情况并未好转。直到因他住在市场附近就近做资源回收,主动帮忙市场回收塑胶袋给慈济,他说:“为了要将塑胶袋缩小体积装得更多,必须常常用手大力压挤、用脚踩扁,慢慢感觉身体抖动的现象缓和许多了。”
为了做环保,刘正和每天穿梭在街道上,有时二只手各拧着四大袋的回收塑胶袋,全身被八大袋塑胶袋环绕着,“整条街只够我一个人走路。”因为心情影响病情,刘正和将做环保当复健,身体状况渐渐好转。
拯救台湾与塑胶袋奋战
曾有人请示上人:“塑胶袋回收费力又卖不到什么钱,一定要做吗?”上人殷殷叮咛,没钱也要做。这一句话,让人人口中的阿标师兄(许清标)一头栽进了回收塑胶袋的超级大任务,他的太太高雅娟在台上说起了,塑胶袋回收如何成为夫妻共同的乐趣?
高雅娟声音高亢地说着:“阿标师兄回到家说的不是环保就是塑胶袋,做太太的怎么受得了!”一天到晚看不到先生人影的高雅娟于是兴起了“既然整天看不到人,不如跟他一起培养共同的兴趣,还要去看看他到底都在做什么?”
未料一脚踏进后,高雅娟与塑胶袋奋战的动力不输“阿标师兄”,高雅娟激动地表示:“真正做了才知道可怕,一个十坪的地方差不多二天就塞满了,台湾真的要减塑!”
“现在每天绕着塑胶袋跑,很忙但很快乐,享受付出无所求的那分法喜和自在。”高雅娟每天奔走于商家间,一袋一袋、一家一家的去回收。而在志工许清标的号召之下,宜兰区志工全力于2016年10月起积极回收塑胶袋,至今回收量已超过一万多公斤(十吨以上),为地球环保尽一分很大的力量。
社区关怀老人走出家门
另外上人与弟子的温馨座谈中,志工以“社区关怀据点”的开办成果向上人分享。宜兰区的“社区关怀据点”以头城镇港口里做为与社区合作的首站,鼓励长者走出家门,于每星期五由志工陪伴,一起欢乐与学习,让老人的生活不孤单。
志工开办的“社区关怀据点”,获得该里社区理事长李世田全力的支持并乐于合作推动。李理事长发觉到该社区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竟高达八成以上,也感受到独居老人的健康实在是社会需要重视与关怀的。
“慈济是我可以信任的团体。”李理事长欢喜说着:“看到从小一起长大的坏囝仔柯清喜,做慈济后从恶名昭彰变成了慈眉善目的慈济志工。”所以当志工柯清喜商议合作社区关怀时,李理事长很为里民高兴,“能够让老人家走出家门,并且透过在地服务、在地关怀,让老人生活有重心,孩子们也可安心在外打拼事业。”
温馨座谈开示中,上人对于“社区关怀据点”的发展提到:“老人独居愈来愈多,身体的条件越需要人来关心他。”无论是关怀老人家或疼惜大地做环保,志工伸出双手,弯下腰来为社区,为任何一个家庭,对准方向,把人人的道心牵出来,那是从凡夫到菩萨的一条道路。
【更多内容,请参阅慈济全球社区网】
(文:吴淑育、廖月凤宜兰报导201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