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小学三年级了,班级里优秀的孩子很多,特别是女孩子,功课好,字好,画好,性格好,上课表现好。男孩子还正懵懂中,调皮捣蛋常有。用膝盖想都知道老师会有偏爱,可是有的家长就不淡定了,私下各种埋怨,言行举止就表现出对老师的偏爱不满,却又无能为力。我倒很理解,老师也是人,是人吧都会有喜好。且行业呆久了都会困乏,也会忘记自己的初心。家长们何必酸溜溜的呢,无非就是老师偏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罢了。
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耗费心力呢?难道老师偏爱的孩子长大了就都成才或者说老师不偏爱的孩子长大了就都没用?答案一目了然,道理再浅显不过:调教好自己的孩子就好,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又想到大宝幼儿园时期的一件事,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很多家长把操场装扮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看到自己孩子表演就不亦乐乎,不停拍照。别说认真欣赏完别的孩子表演,最起码保持安静都没做到。喧闹不停,还走来走去。期间还见识了一位奶奶对临场害羞的孙子上台后没有大方表演的怒火中烧,估计那位奶奶当时恨不得自己上场吧。当时真希望家长们能安安静静的观看孩子们表演啊,像我这样真心觉得孩子们都很棒的都不知如何自处了,为此还专门发表了一条说说:“儿童节,关注自己孩子时也应该给予别的孩子鼓励和掌声!”
并不是我就有多高尚,做得有多好,其实是自私的,想以身作则影响孩子而已。孩子越小,父母对事情的判断就会更直接影响孩子的对事态度。一直给孩子交流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别看这个小朋友有缺点,可是他应该还有其他的优点,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所以,老师偏爱谁对大宝没有一点影响也应该是必然的。
孩子成长过程总会让我情不自禁对号入座,我的小学生涯在一所村小度过,女孩子嘛,懂事儿早,在那个小地方算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了。又单纯得很听老师话,觉得“嫉妒”之类的情感就不应该有,好孩子应该学习拔尖并品德良好。即使偶尔产生了这类情绪,往往自己就在心里把他们抹杀掉了。当然也有善于隐藏自己的孩子,一般不会将这样的情绪表现得明显,长大后一般都是情绪管理高手。
农村的孩子是谦逊的,且个性不张扬,升入各种人物混杂的初中后更明白自己上学的目的。那时候写得一手好字也是别人的谈资,给班级办黑板报,帮老师抄抄写写,人人都知道某某级某某班有位镇上聪慧漂亮且写得一手好字的小小,却不知在同年级另一个班还有一个无名小女,“杀人”般的眼神就这样不期而遇了。因为是第一次的眼神体验,至今无忘。那些一直“优秀”的孩子,长期处于“高位”,某然间冒出一个看不上眼的家伙,“优秀”孩子表达“嫉妒”就会比常人更胜,像眼神杀人这样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再长大一些,眼界宽了,见怪不怪,对于“嫉妒”“自卑”“自强”各种别人亦或是自己的情绪都能很好的处理和理解,不会去随意“嫉妒”别人,也不会盲目“自卑”,更多的是鼓励自己“自强”,仿佛阳光向上、积极乐观与生俱来。
“嫉妒”过浓就会演变成无端的仇恨,在我们的周围太多“恨人富,望人穷”的人,他们总是仇视比自己富人的人,更把富人的付出当作“应该”,因为他们富有,活该多“出血”。我家亲戚中也有这类型的人,姑姑家在家人共同努力下经营了多年的加工企业效益不错,本着帮助亲戚的原则,反正需要聘请工人,何不让亲戚中年龄合适的青年(我且叫他A)加入其中呢,顺便还能学习技能。岂料,A总是比别人更能添乱,有要求不沟通,私下搞小动作,最终两家发展到不相往来的地步。诚然,企业还是应该重管理、行制度,员工且应该守规定、忠职守,但旁观者一眼就看得出兴风作浪的是仇富心理。
别人富,特别是曾经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富,不高兴还阴阳怪气的大有人在。我就不举例了,想想,难道真的只是他运气好?不然呢?为什么他富?再想想,他的性格、他的熬更守夜、他的眼光、他的大度、他的冒险,你可以吗?还想想,当你和他同样面临选择时,你是否能够有勇气做决定?当你和他同样面临困难时,你是否能够迎刃而解?当你和他同样面临危机时,你是否能够坚持?
平和一些、理智一些,客观一些,我们会发现富人一定有富有的道理,而穷人一定有穷人的悲哀!于是,我们再拿自己和富人比较一番,我们有多少胜算呢?
别嫉妒富人,也别嫉妒各方面的精英,还有那些能力超群,意志力坚定,品德良好的人,我们都应该发自内心的赞美。
又说说现在眼光经济中的明星行业,兴兴向荣,当然也是乱七八糟。可是,走在队伍的前面的人难道都是“潜规则”不成,还是得用实力说话吧,观众买账才是硬道理。当年从超女脱颖而出的中性美李某春,我开始是不喜欢的,可能是有些颠覆我一直以来的审美吧。可她并没淹没在像我这样不喜欢的人的嘘声中,反而不断的努力,尝试各种表演,出歌曲、演电影,参加综艺节目。或许是因为她的坚持,或者是因为她的不断出现,慢慢的我开始接受她、赞赏她、喜欢她,这就是她具有而很多人不具有的本领。又如“芙某某姐”和“某姐”开始以怪、丑博眼球,但后来逆袭成“励志姐”的也不光是因为她们炒作,如果我们拿出“芙某某姐”减肥成功的毅力,也可以变得苗条优雅。如果我们拿出“某姐”出走米国的勇气,也可以成为自身的救赎。即便她们当年是炒作,面对网友的谩骂,也是需要勇气的,像我这样的人是承担不起的,唏嘘同时更是自叹不如。哈哈,原来富有她更喜欢与努力、勇气、毅力、坚持为伍。
最后总结一下吧,我多年来养成了一种习惯:不喜欢的不谩骂、不诋毁;优秀的人,干得好的事儿或者某一方面牛的,都真心赞美不嫉妒。这样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表现了,不知不觉应该会浸润下一代,希望他们不嫉妒强者,学习强者再变成强者,即使经过努力没有成为强者,也会成就坚毅的性格,不会带着怨气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