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图片都摘自网络。 看看 王朔写给女儿的遗书 :
“你爷爷去世后我曾给自己定了个要求,不要再和你奶奶吵架,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很遗憾,又没做到,前几天又和奶奶大吵了一架,也是去扫墓,清明节。
我穿了一件砂洗磨边军装样式的上衣,刚买的,伊拉克不是打仗吗,时髦。奶奶一见我就说,你怎么穿这么一件衣服,我不喜欢。
我没理她,但已经不高兴了。
她又说,你那边蹭上油了。我那衣摆上有一大块黑,油渍状,是装饰。
我还忍着。
接着她又说,你怎么连件新衣服都没有。
我跟她急了,说你管得着我穿什么衣服吗,你管好你自己好不好。
她又来那套,你是我儿子我说你几句怎么了,关心你。
我大怒,说你少关心我,你怎么还这样,就不会尊重别人,一定要用贬低别人的口气说话,你难道不知道你使别人、一直使家里人都不舒服吗。”
王朔还对女儿写了自己与母亲之前争执时,脱口而出的咆哮:
“奶奶说,你现在脾气真大。
我说,你知道你会给人一生造成什么影响吗,看看我,最像你。
我说,你对我好过吗,我最需要人对我好的时候你在哪儿。
我说,孩子最需要什么,需要理解和尊重,把他当个人,父母跟老师一样,那要父母干什么,还能信任她吗。我没有提爱,那是奶奶理解范围之外的事,她只认对错按她的标准,要一个孩子永远正确就是她的爱。”
再来看看丽塔·皮尔逊女士的故事。她出生在教育世家,她的外祖父母,父母,都是教育专家。她本人也从事了40多年的教育事业。她的观点是, 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没有强有力的联系,学习就不会有显著的进步”。
她的一个同事说:“我的职责不是喜欢那些孩子们,我的职责是教书,孩子们就该去学。我管教课,他们管学习,就是这么个理儿。” 丽塔·皮尔逊对同事说:
“孩子们可不跟他们讨厌的人学习。”
同事说:“这是一派胡言”
皮尔逊女士断言:“那么,亲爱的,你这一年会变得十分漫长和痛苦。”
皮尔逊女士同事的话,跟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各种成长问题时候的态度多少有些相似。
成年人更多站在一个给孩子指点迷津,说教点化的高度上,一遍遍的希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却很少去尝试着理解孩子,跟孩子发展良好的关系,取得孩子的信任。
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是,我们觉得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孩子们却极少配合,不听劝告。最后整个这段解决问题的时间,对双方来说变得漫长和痛苦。
05
而皮尔逊女士的母亲,对待学生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方式。她的母亲总是会利用休息时间复习教学、下午去家访,买梳子、刷子、花生酱和饼干放在她的讲座抽屉里,方便饿了的孩子吃。
那个年代有很多孩子身上是很脏的,有各种味道。皮尔逊女士的母亲就给这些孩子准备了毛巾和肥皂,也放在讲座的抽屉里。
这些付出得到的结果是,孩子们都非常非常的爱戴她。甚至她退休数年后,还经常有当年的学生找上门来,对她说:
“沃克夫人,你知道吗?你改变了我的一生。你影响到我,令我以为我是一个大人物。实际上我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我只想让你看看我现在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老师可以给孩子信任、耐心、鼓励、陪伴,跟孩子建立起强大的情感连接,最终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做父母的,有什么理由成为上图的家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