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对于武侠迷来说,这无疑是一部经典。出于迷恋,忍不住又上手了一部广州出版社的书。几个月断断续续总算是读完了,尽管之前读过全集,但重读总有不同的收获。
之前有读过几次,那时被视为偷读课外书。被老师说过,仍然死性不改。沉迷于武侠书中的厉害“武功”与跌宕起伏故事情节,往往一看大半天对身外之事,充耳不闻,低头捧书连走路也不放过,几与如今的低头族玩手机类似。
最近又重新捧起来读,也许痴长年岁,重读后的感觉又是不同。前几天看了侠友天英笑的一大好文章《“金庸宇宙”里的“宝藏”到底多丰厚》,他对金庸武侠世界分析理解非常全面深刻,且从诸多方面解析出对其看法。我想也是,好的作品不会仅仅停留在趣味性,或者说是爽感。它一定会有所启示,引人深思,对现实的人性、社会问题有所反映,甚至是含蓄讥讽,针砭时弊。
我也想试图东施效颦,学侠友天英笑一展文笔,畅快痛聊。奈何识见有限,脑子里根本没有那许多东西,只好想哪说哪。《天龙八部》印象深刻的,是TVB97版黄日华主演的乔峰。小时候看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一曲《难念的经》响起,不管在做什么,心便早已飞入剧中世界。
每每看完剧集,小伙伴们会聚在一起讨论谁谁的武功厉害。谈到激动处,会学着试演几招,甚至与伙伴们出手相斗。既而又争论哪个是好人,谈到乔锋,异口同声大赞他厉害无比,佩服极了。说到哪个又是大坏人,恨得牙痒痒,希望他在明天或者是后天播放的剧集里死掉……那时不懂侠,只论武功厉害与否,分辩谁是好坏。其实,是非黑白,善恶美丑,即便不曾有人明说,在故事情节里也被潜移默化的教育了。
“武”当然是武侠的重要成份,“降龙十八掌”与“六脉神剑”起先出场,接下来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之类的神功。曾经以读故事的趣味性来看,是,总是容易沉浸其中,哪个少年没有过武侠梦呢?自学着写故事小说后,心态与认识又不同,我曾试着写过几篇武侠文,总是找不着那一个韵味。买来武侠书,以创作者立场,来读金老是如何行文,如何设定故事与背景,如何写成这一个个经典的英雄人物。
武不仅有神功之武,更有打斗精彩之武。金老描写武打动作,确是神来之笔。许多地方一读很能拓宽我的想象力,原来身为人还能有这许多不可思议的动作呀!武功种类想象力也着实丰富,自成一个武侠世界。然而,说到底,动武只是手段。不可能人人都如慕容复手下风波恶那样,专以找人打架为乐子吧。星宿老怪丁春秋、铁头人游坦之再武功厉害,还不是被武林中人所不耻,人人一闻其名,皆在心里厌恶唾弃。
动武只是手段,是动嘴解决不了问题后,首要的最有用选择,是行侠仗义的表现。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认为“侠”才是武侠的根,所有武功、武力、武打莫不是与行侠一事相关。
不是吗?大宋契丹相斗,两国百姓遭殃。大理国保定帝段正明、镇南王段正淳从政同时也是武林中人。他们治国施政为老百姓着想着,就连枯荣寺僧人,还有黄眉僧等出家人也心系天下苍生。看看,他们中哪一个不是身怀绝世武功,可行事准则,动武出手都以维护苍生为重。虽未说一个侠字,可却从一个又一个故事里,领会到了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行侠仗义,该怎样去传承他们为国为民的信仰。他首先得有一颗侠心,既而再拥有一身武功,仗剑走天涯!
乔锋后改名萧峰,他与段誉也是豪侠之士。只是乔锋粗旷不拘小节,行事光明磊落,大大方方可能也因此得罪了人。这样的人设为接下来诬陷他杀养父母、杀师父、杀丐帮副帮主及其他门派高手,埋下了伏笔。但段誉这个有些迂腐可爱之人,却不介意他的过往云烟。两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又一同立誓义结金兰。他们因敬佩拜服对方而结拜,过后又为阻辽军南下侵宋而力战群魔。这种以家国为重的情怀,正是他们之所以称为大侠的缘由。
我是喜欢读与写武侠,很可惜才识与文笔有限,写不去多么精彩的文章。非常幸运遇到了简书上痴迷武侠,又致力于弘扬武侠作品与宣传武侠世界的优秀简友南宫梓桐。我受邀一起参与侠影盟活动专题创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并投入武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