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书一人。
当窗而坐,望着天空渐渐被寂静笼罩,闪星伴着月牙织上苍穹,路灯的光晕熟门熟路地钻进小窗,在书桌上摊平的书页中来回地徘徊,荡起一层又一层深沉的灰。
不知何时开始沉浸于王开岭的文字中,只知道在理想的夜晚,捧起他的《每个故乡都在消逝》,怀着沉重的心情,配上一杯浓郁的纯牛奶,轻轻倚在有靠背的皮座椅上,享一段只属于我和王开岭的小时光,思绪随着每一个字眼纷飞,如一片从天际的桂花树上滑落的树叶,在微风的轻拂下,飘荡散落在纸页之中。从《再见,萤火虫》到《古典之殇》,从《丢失的脚步》到《耳根的清静》,从《荒野的消逝》到《桥是水的情书》。一阵清风掠过,那杂乱交错的树叶荡得更高,更远了。
渐渐地,一片树叶飘落在一幅黑白的图画上。细细一看,才发现,这幅画并不完整,而是有些奇怪,仿佛是其中的一张碎片。它有城市里金碧辉煌而又高大的宫殿,却又有乡村中纯朴简陋的小屋;它有城市里明亮美丽的路灯,却又有乡村中清澈见底的河流;它有城市里精致昂贵的雕像,却又有乡村中郁郁葱葱的树木……更奇怪的是,整张图画都隐隐约约地覆盖上了一块块紧密整齐排列的砖头。我不禁想到:这幅画到底是描绘乡村还是城市?这幅画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世界上真有这种地方吗?一时束手无策,也只好带着这些问题先阅读整本书了。
树叶又随着一圈一圈泛开的涟漪荡起,散落在结满蛛网的墙角。
“上世纪70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公社。逢开春,山谷间就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吆喝声,悠长、飘曳,像歌。所谓赊小鸡,即用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孵的鸡崽。卖家是游贩,挑着担子翻山越岭,你赊多少鸡崽,他都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时,你用鸡蛋顶账。当时,我脑袋瓜还琢磨,你说,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那小本子丢了,咋办?赊小鸡的岂不成冤大头?”这段话描写的很朴实,是一种发生在作者的年代的交易方式。作者所产生的疑问,何尝不是我们这些读者所疑惑的?然而作者是这样回答我们的:“多年后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乡下人。”我只能说,在那个年代,没有弯曲的逻辑,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天真的生意。
“如今,恐怕再没有赊小鸡的了。”的确,虽然现在仍有许多人生活在乡下,然而却早已没有真正的“乡下人”了。他们被擅长算术、精谋略的城市人所算计,总是吃亏;于是,“进城”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人们之间的逻辑变得弯曲,约定变得复杂,生意变得阴险;渐渐地,人们学会了狡诈、算计、自私……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有谁赊小鸡呢?人与人之间早已失去了彼此的信任,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一反当初的他们。有的人可能会说:“世界在变化,才不得不使我们改变。”然而,我们人若不变,世界怎会变?
在王开岭的笔下,我看到了一段令人悲伤而又沉痛的“人类进化史”。
树叶没有停下,还是一如既往地向着老屋奔跑。
“一路上,我不停地描绘她将要看到的一切,讲得她目眩神迷,我也沉浸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想象与感动中。可随着刹车声,我大惊失色,全不见了,全不见了,找不到那条河、那片苇塘,找不到虾戏鱼溅的水陂,找不到那一群群‘龟背’……代之的是采石场,是冒烟的砖窑,还有路边歪斜的广告:欢迎来到大理石之乡。”我能想象得出,作者当时是多么地吃惊与尴尬,他就好像是一位说谎者、吹嘘者、幻觉症病人。在作者的脑海中,故乡是一个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的村庄,那儿有哗哗的小溪,神秘的山洞,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有几百只大雁和野鸭,有火辣辣的沙地,有一汪深潭和一群群“龟背”……然而,一场“现代化改造”的人工技术撕裂了这幅如仙境一般的图画。他们打着“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幌子,将原本那些独一无二的被人们称为“故乡”的地方,改造成一千个雷同城市,使它们从原来的“地点”变成如今的“空间”,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渐渐地,每个故乡都在消逝。
如今,面对这些变故,我们只能好好珍惜对故乡的那份回忆,赶在它整容、毁容或下葬之前,赶紧回故乡看看。“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
在王开岭的笔下,我看见一个个故乡正在破碎,哀嚎。
树叶再次被古典所深深吸引,做了短暂的栖息。
“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书声朗朗;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遍遍抄写;一边是霾尘浊日、黄沙漫漶,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诗情画意……”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我倒一点都不觉得假,确实,如今的环境怎能跟古时候相比?想想也觉得我们这代的人真够可怜,明明“现场”荡然无存,现实空间中全无对应物,却要我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这岂非无中生有、画饼充饥?然而这又能怪谁呢?要怪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上帝将这些古典中的美赐给我们人,要的是我们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我们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是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我只想说:“如今的孩子看不见古典中的美,我们人类根本就没有权利去指责大自然!”我们不仅要为环境的变化感到悲伤,更要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
在王开岭的笔下,我为古典之美的消逝而感到惆怅。
合上书本,然而我的思绪却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我一眼瞄到书名旁的一列小字——“自然忧思卷”,的确,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了作者对自然的情感:忧虑、思考、悲伤、感悟。作者总是喜欢在文章中反问,他这不仅是在问自己,更是在问我们这些读者,以及千千万万的人类。他的想法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总是与一些人“对着干”。然而,面对自然,他却仿佛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对一切都是那么地疼惜怜悯。他花大量的笔墨来对动物的权利声援,呼吁人类爱惜保护动物,却不愿为名利、金钱、地位而写作。他的文章真实,总是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文章进行思考、感悟。
回想起读这本书前看到的那张图画,那几个问题一下子就又从脑海深处浮现了出来。这下子,我的心里有了答案。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乡村,然而那些砖头和宫殿则暗示着村庄即将改造为城市;对照着《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这篇文章,这幅画告诉我们:无数村庄或者说是故乡都在沦陷,即将要被改造为无数个雷同城市;如今,每一个故乡都在面临着危险,这种画面恐怕早已发生,作者是想通过这幅画来启示我们的吧!
他的文字,有情感有意境。闭上双眼,细细品味文中的那些词句,果然,留给人意味深长的感受。王开岭的文章是不宜跳读和粗略地读的,因为他笔下的词句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义和道理,能使读者从中受益匪浅。然而,却需要我们反复、用心地去读,并思考。渐渐地,我发现,他的作品,对我们日渐钝化、麻痹、粗糙的器官,对我们的生命触觉、知觉、灵觉……从生理到精神,都有一种修复和拯救的功能。这是汉语世界里极少未被污染的文字。
然而,他的文字也让我感到害怕,害怕那养育了千千万万华夏人民的土地,会在人们的痛哭与哀嚎中化为乌有;害怕我那赖以生存的故乡,会在我的梦中低声的抽泣;害怕那曾经实实在在、让人感到温暖的故乡,会像远在天边的那棵桂花树一样,被人们无时无刻地挂念着,却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害怕将来我的子子孙孙仰着稚气天真的小脸蛋问我:“您的故乡在哪儿?带我去玩吧!”;我更害怕他们见不着我们的国宝熊猫的最后一面……
临睡前,我那忐忑不安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入睡,那片树叶反复在我的脑海中飘摇:将来,人们所谓的故乡是否真的会像月亮上的那棵桂花树一样,成为永恒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