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亦有道 ——细说老教父之“道”

有光明的地方自然有黑暗。即便是骄阳当空,阴影亦存;更何况是二战刚刚结束后的美国。意大利裔黑手党能在当时的美国生存下来,固然有时代背景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此消彼长的权力斗争中各种势力阶段性共存的局面。这部剧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同于以往同类型的黑帮电影,将更多的视角和重点布局在了暴力、枪战上,看上去令人血脉喷张,但却如武夫一般凶悍。《教父》是优雅的、不疾不徐的展开一种黑道美学,剧情多为权术之战,是一种权力之争。(你几时看见大佬背砍刀冲锋陷阵的,大佬都是优雅的坐镇大后方的,好吗?)其中也不乏枪战,但是枪战只是权力斗争的手段。

在《礼记·大学》中提出了“修齐治平”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以后数千年中国传统哲学主流思想的核心目标。而《教父1》中也有相似之处,即使是站在光明的对立面,黑亦有道,教父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其一,弱者的保护神

电影的命名都是值得玩味的,为何取名为教父?

教父原指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赐以教名,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人;天主教、东正教以及一些新教宗派(圣公会等)行洗礼时为受洗者设置的男性监护人和保护人。在意大利西西里有句俗话:世界太危险了,孩子必需有两个父亲才行.因此孩子到达一定年龄后孩子父亲就会请求当地有威望有权威的人(朋友)来充当孩子的教父。

因此从片名就不难看出,教父有保护神的意思。

在《教父1》影片的开头,殡仪馆老板因女儿被凌辱来向老教父——托·唐·科莱昂寻求帮助,他在美国发迹、遵纪守法,女儿被凌辱之后想通过司法手段来寻求公平,最终却失败了,走投无路之下来寻求老教父的帮助。画面从浓稠的黑色渐渐出现一个讲述者的面孔,这个镜头为逆光拍摄,只能看见殡仪馆老板的面颊和深陷的眼窝,深黑的背景、逆光拍摄无一不带来一种沉重之感,也暗示着教父的身份和这次对话的秘密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