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个猎头来找我,说是为一家新零售的的公司物色首席运营COO岗位,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做生鲜相关的业务,业务分布在西南地区六个城市,岗位开100W左右的基础年薪。
后面跟猎头聊了公司业务之后,我拒绝了。
我拒绝的理由有几个方面:
1我还是想要在深圳继续我的职业生涯。
2岗位的要求没有写得很清晰,比较笼统。他们物色人员也是只专注考虑电商方面的经验,而实际上他们家的业务未来发展方向是类似于美团,叮咚,每日优鲜这样的模式,只不过品类方面会更垂直。
3业务类型跟我之前的经历和未来方向没匹配上。
但是我出于职业习惯和本能,还是给她一些建议。
我从跟他的聊天中了解了公司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规模。根据公司目前的情况给她梳理了公司的业务模型和业务运作流程。
从一个首席运营官的角度拆分好业务流程各个模块,然后把业务分为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进行职能的拆分,这样去搭建团队的架构。因为他家的业务涉及到增长,平台类目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食品安全管理,供应链,采购,仓储物流,配送等等模块。绝不是JD上呈现出来的只针对某一模块的职能。
后来我给她梳理完业务,整个业务模式就很清晰了,也能明白首席运营官到底要做的核心工作内容,也给出了招人岗位的建议。原本觉得我没有做过020相关的业务,担心不能胜任,后来猎头听了我的分析和建议之后豁然开朗,赞叹不已。说我配得上更好的哈哈哈。
原本嘛,聊新的工作机会一旦没有匹配上,或者觉得不合适,就会中断沟通了。但是我为什么拒绝她还愿意跟她聊那么多呢?
1是这样的业务类型我之前确实在实践上还没有接触,但是我的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划能力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运营负责人这样的岗位。我就想着把自己代入首席运营官的角色,能不能梳理好业务逻辑,给他们的业务模式梳理好工作流程。能不能根据业务流程设置关键岗位角色。于是我自己就额外花时间试一试,证明,我可以!!但是我不想换城市了。(划重点:如何确定自己配得上站在那个位置)
2职场人士物色工作跟猎头物色候选人都不容易,如果大家互相体谅,在恰当的时候互相建议,真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这个其实就类似于做产品和服务的用户反馈。反正对我来说也是顺便的事。这也是给自己增加实践机会和增加案例经验机会,也就是可以顺便练手,练脑子。(划重点:如何通过日常增加实践机会)
3通过互动,也跟猎头熟悉了,她就会对我的能力有更清晰的了解,而不仅仅是简历上空洞的描述。基于对我能力的了解,如果她看到更适合我的机会,就会给我推荐新机会。(划重点:如何经营职场人际关系)
那么,我虽然没做过相关的业务,为什么能在短时间里可以针对他们的业务类型梳理业务流程,并且还给出团队架构方案和策略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随时都会调用我过往的经历和业务经验,迁移到新的业务和商业模式中,所以举一反三,可以比较快迁移。这种迁移不是一瞬间的,而是每接触过一个业务,或者看到一个案例,我就会自动更新我的知识库和能力模型,就好像是在自己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2职场多年,我一直有保持学习的习惯。除了做过的业务,看过的案例会进行复盘和总结,也会保持学习新的知识。
①我在两三年前就专门去学过商业操盘手的课程,知道如何根据一个企业的业务特点,梳理业务流程。
②大概也是两三年前,我还专门学习过行业研究分析,就是投资机构做投资的时候投行分析师给企业和行业做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快速了解各种类型行业的情况了。
③前段时间上过一个微软和清华大学给MBA推出的网课,学习了新零售领域数字化趋势和进程的课程,习得了零售领域数字化方向的一些策略。当然我同时也借鉴了市场上同类型的业务进行比较。我把过往的实践经历,竞品策略,学习到的理论整合起来用到了我的方案中。
3把学习到的东西要用到实践中,一定要用起来,这是我学习过程中很重视的部分。这样活学活用起来,随时就能对知识,经验,案例进行迁移,为新的业务模式提出新的战略。所以针对市面上的大家熟悉的商业模式,我都可以根据其特点给出相应的运作策略。(划重点:思考一下网红话题——为什么你学了很多课程没成长)
自我成长的过程从来没有侥幸就能通关的神话,如果有,那么命运早就为这种幸运在暗中标好价码,等到一定时候就会需要你付出相应代价。而真正能让我们获得力量的,支撑我们走远的,就是平时的积累和实践。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做让自己配得上机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