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比较喜欢乙瑛碑里的“成”字,这个字几乎写出了乙瑛碑的所有特点。
1、起笔的小短撇,直着下笔,后向左撇出,收笔时微微上挑。
2、长横写成弧形,向上弯,而且弯度很大。刚开始一直住摸不透,为什么要这样写。临的多了才想通了,原来是为了给下面的横折留出空间。
3、这个小横折是平行上面的长横,向上斜度很大,目的只有一个,重心向上提。
4、长捺起笔有一个向左运笔的动作,而且出头很短,为了中宫更紧凑。
5、长捺直着、有力地向右下运笔,一点弧度都不带,反而略微带点反弓。
6、越往末尾,笔越下按,浑厚粗壮。然后向右上挑收笔,带着点钩,非常舒展。
7、最后一笔小短撇没有靠上,靠上的话,粗壮的长捺就会显得突兀。
纵观整个字,中宫紧凑,法度严谨,重心靠上,但是粗壮的长捺写得很舒张,很好地给整个字起到了支撑作用。
临摹的时候,牢牢抓住这几个特点,写出来的效果做不到100%一样,但是至少要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