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孩子,你慢慢来》第一遍。
妈妈的心平气和,和孩子挚友一般的相处,与孩子之间的温情时光,和孩子交流时关注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放手让孩子做一个真正的孩子……一个个场景,一次次相处,一回回的矛盾,一个个转身,都在我的眼前浮现。
相比这个母亲,我们缺失了什么?平和。我们永远都在以自己的心态来看孩子。“快点!”“应该这样!”“你怎么……”“再不听话,我不要你了……”这样的语言,经常出自我们之口。孩子应该有孩子的速度和心态。《一只老鼠》中字写的不好重写,孩子不愿写的情境应该都不陌生。“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的好,写的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有时候我可以拿三只老鼠。”“有时候。”是呀,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忘了自己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
相比这个母亲,我们缺失了什么?关注孩子的过程。《放学》里,15分钟的回家路,安安用了一个多小时。若是我们,属于安全方面的担心,一定会大声训斥孩子,让他说出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晚?并说出自己错了没有?错哪儿了?是不是让家人担心了?但是他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的训斥将会换来什么?孩子由于害怕,不敢说实情,下次可能会说谎。一路跟着孩子,看着孩子的每一步路,在每条路上获得的快乐,了解了孩子这一个多小时是怎么走的。这是龙应台的做法,我们为什么走不进孩子的心里,这里也许有了答案。
相比这个母亲,我们缺失了什么?细腻的心。《葛格和底笛》里关于二胎飞飞的出生,给哥哥安安带来的冲击,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更多的关注安安,给安安更多的爱,单独的爱,让安安明白妈妈也是爱他的,飞飞的出生不会让他的爱缺少一点。妈妈的关爱抚平了安安那颗没有安全感的心,让他和弟弟相处的更和谐了。
我在猜想,我家大宝贝读到这篇时,一定也受到了触动,至此她对我们小宝贝的爱会更多一些。其实,之前,我并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大宝贝对于小宝的到来也是抗拒的,而且我们还总用老眼光来教育她,要大让小。因为这个,我们也没少闹矛盾。只是因为小宝的可爱,对姐姐的全心的爱慢慢地感化着她。
相比这个母亲,我们缺失了什么?做自己。《野心》里的若冰不是我们普通母亲给自己的目标,我们更多的是有了孩子没管好孩子还迷失了自我,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理想的妈妈。也曾因为孩子和他们的爸爸争吵,过多的家务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
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我们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懦弱找借口。懒于做自己,带完孩子后,或者处理好和孩子的时间,我们真的没有时间了?龙应台可以写作,我们呢?碎片时间玩个手机,无聊的聚会,有曾从内心想要成长的力量吗?工作的勇敢,不敢去尝试,依然拿孩子做借口。这是根本的懦弱。没有孩子,我们一定能走向自己的理想世界,未必。懦弱的人总在为自己找借口。
所以,大宝贝说让我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属于自己想要追求的理想。她不想因为她们两个让我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她在鼓励我,做一个自信,有内涵,有自己魅力的女人。她希望自己的妈妈有自己想过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她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