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何谓孝顺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物质生活,却忽视了精神生活,摒弃了传统美德,遗忘了“孝顺”。希望可以借此文给一些人敲响一记警钟。
首先,先明确下孝顺的主体和客体。对于主体来说孝顺应该是不分年领不分能力的。无论我们年幼或是年长,无论我们生活的膏梁文绣或是捉襟见肘,我们都应该尽孝道。人生如画,一笔一个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万事皆有因果,尽心而孝、尽力而孝终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对于客体来说,很多人狭义的把孝顺理解为孝顺父母。在我看来只要是长辈都应对其孝顺,上至祖父母外祖父母下至兄姐。孔融让梨说的是谦让亦是令一种孝。
那么何谓“孝”?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孝”也应该赋予其新的内涵,即安全感。“孝”首先应该读懂尔所要尽孝之人。《论语》中曾提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了解老人、理解老人方以尽孝矣。
其次要做到从物质上、心理上给老人以安全感。别总是想着公证“分家”。人终有老去的一天,这一天或早或晚,我们无从选择,也无从逃匿。房屋、财产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在老人的心中,那是他们的“窝”;那是他们的依靠。在有的人心中房屋是房产证这样的一张纸;在有的人心中房屋是具象的一栋楼;而在老人的心中房屋则是抽象的一种感觉,一份家的归属感,一份关乎幸福关乎一生的安全感。
一天临下班的时候,来了几位办继承公证的当事人,其中有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真的好生惹人心疼。老人家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给了子女,公证办理过程极为缓慢。老人家不住的抽泣着,或许是委屈的苦楚;或许是不甘的心酸。满是泪痕的脸颊,不住颤抖的双手,使老人家签字的环节变得异常艰难。她用力的用自己的左手拍打着自己的右手,也许是对自己的一丝愤恨吧!一边摇头一边喊着:“怎么一签字就手抖!”可老人家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随着落笔签字完成的一刹那老人家就只剩下儿孙数人。儿孙是否孝顺,我无从知晓,只能从短暂的相处中观察了解到星星点点,我也只能默默祈祷他们孝顺这位老人。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本意虽表达的是爱情,但我觉得对于孝道同样适用。他们陪我们长大,也请你陪他们变老。善待他们,对他们语气温和一点,态度谦逊一点,多一些陪伴,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埋怨。别做甩手掌柜给了老人钱就不闻不问了,体贴老人也应该像体贴孩子一样。愿你有一天也和广告里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