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参加了转聘不同系列的答辩,还不结果如何。按要求讲了课,为了这个课还要去写教案,同时还为讲课内容的构思、搜索素材,去做幻灯片,也是花了很多时间。讲完后,参加答辩的自己学院院长说不错,没有及时告诉结果,感觉也是形式上鼓励一下罢了。根据规定,答辩专家最后有半数的人同意,可能就过去了。现在只能坐等结果,也没有什么有关系的领导,所以只能等待官方通知了。
转聘也是有一些前提条件的,也不是每个人想转就能转的。教师系列,必须教授一定的学时,教学等级达到要求,写过教改论文,教了一门课,自己也是勉强刚达到。最后看到只有自己一个人报了,自己是不是愚蠢,没事瞎忙,做无用功?通常有什么好事,有经济利益的事,不会没有人去抢的,反证法就是这个转聘的价值可能不高。当然,是不是也反映了其他人可能还不具备相关的条件呢?
其他人转聘的大都是副高的去转聘,目的是为了下一次晋升正高准备条件。从功利角度,对于自己已经升了正高的人转聘的意义可能不大。因为自己不是为了下一步的晋升而去转聘的。只是现在的单位性质转变,从研究所转变为高校,可能从研究员转至教授可能好听一些,能入乡随俗一些。另外,有人说有些学校教授可能比研究员工资高一点,至少目前所在单位还没有体现。
无论是利是弊,能否通过,自己为之付出过努力,付出过精力,付出过时间。现在流程已经都完成了,也不后悔,就当是增加自己的经历,感觉一下外面世界的深浅。也算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太功利,有一点爱好,有一点情怀,让自己有些余地,不要什么都做的刚刚好,这样就会有更大的缓冲区域,让自己有一个时间去反应、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