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本书
去年我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励志情感散文集《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尽管这本书不能尽抒我对文学的理解和表达,但对于写作十八年的人而言,它有一种坐标性的指示作用:
距离成为一名作家,我又跨进了一步。
而如果没有【简书】,我履历中所谓的“第一本书”,恐怕还要推迟几年。
认识简书是从一位青年作家新书封面上的“简书热门作者”开始的。我当即注册账号,发布了第一篇小说《尸体与勃起》。不曾想,这篇小说被简书官方微博推荐,上了简书首页,收获了第一批粉丝和点赞。
于是,我开启了我的征途。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不排斥任何文学体裁,就差把电脑文档里的剧本搬过去了。
我在十几个文学平台转辗徘徊,终于将自己的脚落在简书。
而它回馈我的是简书签约作者,以及随之而来的图书出版合同。
拿到新书的那一刻,我不敢说“值了”,只是有一个功利的念头挥之不去:尹沽城,你的名字从今天开始,就要慢慢走出去了。
这个名字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但只要他在路上,我就欢喜。
2. 两堂课
从小喜欢读书,碍于家贫及课业繁重,直到大学才有机会接触各类名家名作。
近三年,断断续续读了五百本书,建立了自身的文学审美系统。一篇文章,从起笔开始,就可以辨识作者的功力深厚。检视过去,自己写过的成吨的垃圾羞于见人。下笔也越来越谨慎。
我曾大言不惭地在简书上肆意谈论如何读书与写作。目的有二,其一,为自己赢得关注和粉丝;其二,也许可以帮助到同样在简书写作的简友。毕竟,简书首页审稿官也曾拒绝过我数篇文章。
没有经历过拒稿的作者,其人生是不完整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有小成,则可惠及他人。于是,我创办了“尹沽城读写训练营”。
训练营的目的很简单:教会你如何读书,从而更好地写作。
在简书大学堂,我的两期课程招收学员近四百。四百个缘分。不敢保证他们的文章从此都可以登上首页,至少,我是尽心把我所知倾囊相授。
写作路漫漫,哪有捷径可走。说到底不过是六个字:坚持读,坚持写。
3. 十八年
小学一年级,我就把粉连纸裁剪成32A的大小,针线穿之,在上面写武功秘籍。
三年级给同学编长篇故事:主角穿越五层宇宙空间肆意冒险。
五年级开始写诗,不过是写些似项羽般“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放词句。
六年中学,写完三十多摞400字一张的方格稿纸,成就两本散文集,两本诗集,一部话剧,一部半长篇小说,近百首流行歌(自己作词作曲)。当然,这些文字都是练笔之作,不宜示人。
大学四年,百万字作品,什么都写,小说为主。七部长中短篇小说上架豆瓣阅读及其他各类文学网站和写作APP。
大学毕业后,还在写,以电影剧本和小说为主。
我经历过的平台窜起来,至少有二十余个。但最契合自己的还是简书。
成为简书签约作者后,至少你绝大部分作品都可以登上首页。哪怕是流量堪忧的诗词,也可以博得部分读者的喜欢。
而在签约之前,你需要通过首页这道坎去平衡自己过于文艺和严肃的写法,在忠于自我和取悦他人之间实现相对的平衡。
不肯向市场和读者妥协的人,会饿死。过分妥协的人,会失去自我最终也不会走远。简书很好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给了我任性地写严肃文学的资本,也让我偶尔的鸡汤情感之作有了安放之地。
我在简书不尴尬。而要做到不尴尬,很难。
4. 五十万字
从小学四年级的一个夜晚,母亲和姐姐翻看我的日记,无意间说了句“二毛以后就做个作家吧”开始,我就踏上了写作的不归路。
写作这一行,要么一头往死里扎,要么你就尽早改弦。想靠它发家致富,基本别想。不是说不存在靠写作累万贯家财的,而是如果你的出发点就是财,那你仅有的一点才会被迅速耗干。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消息很有同感,写作,写到最后,你会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文字。该不该用“了”;“的”是不是可以删去;这个动词有没有更好的替代;这个名词是不是恰当贴切;这个比喻是不是略显滥俗;人物说的是不是人话;这儿的逗号换成句号是否更好?等等。
这是一场苦行。但行到最后,你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才华,还有机遇。
庆幸我们的时代有更多的写作平台出现,提供机遇,安放写作者的梦想。
不论是初学者,还是持久战,抑或在文学上已取得一定成就的写作同行,简书都是一个恰当的平台。它恰当到不论你的“文学出身”,只考教你的作品短长;它恰当到领域细分,诗歌小说散文自有你的归属;它恰当到为你提供知识付费课堂,有能力你就可以用你所长体面地赚钱。
我在简书写了50万字,走到今天,虽然不足称道,但走在路上,就不怕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