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发源地。在学龄中期和晚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书籍所起的作用,与学龄早期进行观察的作用相同。善于细看和观察的学生,就养成了对科学书籍的敏感态度。那么不经常阅读科普和科学读物,就不可能对知识有兴趣。学生只有越出教科书的范围,才能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
阅读可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的状况,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困难”学生阅读的东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积极。谈到阅读,我联想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题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知识累积程度,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那么我思索该如何在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呢?
一、结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材料。拓展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去阅读。比如说可以把单元主题作为阅读主题,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表达自己阅读之后的感受,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提高阅读兴趣与能力。
二、创设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实际教学过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情景,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资料等,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通过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实际阅读课堂中,要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模式,通过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如教师在朗读与大自然相关的课文时,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文章中要传达的思想与感受,通过朗读的抑扬顿挫让学生深切地感觉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阅读
教师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资源与生活案例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师可以根据我国传统民俗假日等生活元素开展主题阅读。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开展“端午”主题阅读,让学生通过对端午节追根溯源,了解其历史知识、相关诗词及端午民俗等,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这样具有民族性质的主题阅读间接地起到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为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有重要的作用。
要相信,没有成绩不佳的学生。引导成绩不佳的学生对科普读物进行专门考虑过的、有规定和有组织的阅读,是教师要操心的一件大事。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求知欲越来越强烈,教师仅仅在上课前准备几个小时已经不足以驾驭课堂。所以说,教师的阅读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是积累生活经验和传递思想精髓。阅读,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升自我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