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边有带着孩子的妈妈时,总会忍不住停下来观察,她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也会去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做。
其实已经很忙了,但是还是特别想写这篇,希望可以让身边的宝妈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
伤孩子的话很多,最常见的,也是最伤人的,我觉得是这四句:
你真笨;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伢!
快点!你怎么这么慢咧,你总是拖拖拖,害得我总是迟到!
切,别想了,你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
唉,我做的这些全都是为了你!
下面我来一句句的分析一下。
1. 你真笨;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伢!
每个妈妈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是否还记得自己当时成绩不如班上某些同学时,心理是怎样的?
自卑?跟同学在一起觉得比同学矮一截?成绩单不好意思拿回家,对不起一直默默付出的家长?
当时的你最希望家长说什么?最希望家长做什么呢?
小兴高中时,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坐车送他回学校。
我刻意告诉他:不管你考多少分,我都爱你。因为你是我儿子,我爱的是你又不是你的分数。
后来小葵考试之后,老公总是追问分数多少,老师也喜欢把排名发到群里。而小葵坚决不说自己考得怎样。我猜,她觉得没考好。
所以我也找机会跟她说:妈妈爱的是你,不是你的分数。考得多少没关系,成绩只是检验你这个时间段的知识是否掌握。
小葵很认真的点点头。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天赋的,不要用单一的指标去衡量每个孩子。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如果用爬树去衡量一条鱼,那么每条鱼都是笨蛋。
自信比分数更重要。
2.快点!快点!你怎么这么慢咧,你总是拖拖拖,害得我总是迟到!
这句话,到处都可以听到,餐厅,路上,电影院,甚至是商店。
责怪会让孩子逆反心理,你越这样说我越是慢;但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快,他可能会行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一次错误,说成惯犯。你总是……这句话,在跟孩子交流中,千万要少说。
正确的说法是:完了完了,妈妈又要迟到了。我应该20分钟起床,这样就可以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了。别急,妈妈总是迟到了,我等你。哇,你这么快就穿好衣服了呀,你这样配合妈妈,好感动,下次妈妈也会改的。
黄金圈法则中:最底层是why,为什么。中间层是how;怎样做。最外层是what,做什么。
当你告诉孩子,为什么时,他就更能理解你;千万不要把孩子只当孩子,如果你只告诉他要做什么,他只会做,根本就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当孩子了解了为什么这样做,他才会配合你做得更好。
3.切,别想了,你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
妈妈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财产,不是好学校,而是勇气和诚实。
我知道在现实的打击下,很多妈妈自己都已经勇气赤字了,当孩子也如你一样被现实困住时,这里不敢去,那里不敢尝试时,你又怎能期待他比你更好呢?
不做永远不可能。
做了才知道这样不可能,或许在过程中,孩子已经迭代出新的想法了呢?
所以妈妈应该说:嗯嗯,好呀,试试吧,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告诉我。妈妈要向你学习了,想到就去做的勇气,好赞!
如果失败了,妈妈也不要说:我都告诉你不行了吧?你还做。
而是应该说:其实我们也是有收获的,我们发现了一条走不通的路。来,我们要不要再分析一下,有没有另一条路呢?
孩子未来的路一定是孩子自己走的。千万不要尝试着帮孩子做什么。你帮得了一时,你真的帮不了一辈子。
4. 唉,我做的这些全都是为了你!
这句话有很多种引申,比如,我就是为了你才跟你爸不离婚的;我就是为了你才推动工作的;我就是为了你,才留在这个地方的……
亲,所有的这些都是你的选择,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是你的思维限制了你,而并非环境限制了你。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全推到孩子身上好不好。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样说,听话的那方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责任感:唉,我一定要努力,才能对得起我妈妈的付出。
强烈的自卑:如果我成绩好一些,如果我再努力一点,我们家环境就不这样了。
导致什么?
我们知道,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最坏的教育也是这样。
你是一个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妈妈,孩子会怎样呢?
工作,生活,交友,可能各种环境中,无形中都会有这样的反应。都是因为你。
你想想,如果你的朋友总是在犯错后埋怨你,你会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吗?
如果你的上司在犯错后说:都是为了你,你会跟这样的上司吗?
所以,妈妈最应该做的,是跟孩子在一起承担,共同面对。
其实我也做得不好。
我只是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