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天气阴沉的下午,我独自去了西安大慈恩寺。
午后的时光静谧、和缓,寺里的猫伸了懒腰,迈开的爪子落在地板悄无声息。 世界,在这一刻,仿佛都睡着了。
我看到正中挂了横匾“佛缘”,右手边立了竖匾“大慈恩寺经像法物流通处”的房间,两边的门虚掩着,微弱的天光从中间的缝隙射进去了。我推开了门,不巧惊醒了一位打盹的老和尚,四眼相对,我尴尬得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他说一句让我耿耿于怀很久的话:
“你来啦!”
老和尚慈眉善目,丝毫没有因为我打扰了他的午休而生气。
可是,我的心里却一直在琢磨:“你来啦”是什么意思呢?尤其是往后生活和工作碰到不顺心时,脑子里每每浮起就是这句话。
老和尚是说,我的佛缘已足,可以入佛门吗?
还是说:“你来到这里了。”这里就是此时此地此刻,换个说法就是活在当下了。
还是说“你来啦”就是一句禅锋,我要去思考“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终极哲学问题呢?
好多疑问齐刷刷地涌上心头,无奈当年的我还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不敢开口向老和尚讨教,任由这个疑情在心里发酵。
直到多年以后,我读了《金刚经》《心经》《圆觉经》《心经》和一些高僧大德的讲法后,我才知道真切的答案是什么。
“你来啦!”
这句话不过是老和尚欢迎游客来访一句平常的话而已,没有什么禅机。
当年的我,对佛学有好奇之心、缺乏对佛学的了解,又囿于老和尚的出家人身份和年龄,自己的脑子里不由自主地瞎揣摩着这句话的深意。说白了,就是自己想太多了。
生活中,许多人,许多事,可能就是直白如它所呈现的样子,不多想就没事,只要开始想,烦恼就有了。
这个大约就是佛教要信众多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的缘故吧。当你把心思集中在佛号时,那么大脑里那么杂乱、分散的念头就不会跑出来了,即使念头出来了,那就出来吧,那就消逝吧。如此良性的循环,人的烦恼也就少了。
如今,我把这句“你来啦”当成公众号的打招呼语,一方面提醒写文章要简洁,思维要正面;另一方面是希望我和粉丝也好,读者也好,都做一个烦恼越来越少的人。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