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故事里强者是恶的,弱者是善的,于是主角惩恶扬善,结局大快人心。毛姆笔下的《驻地行署》却并非如此,他以一个客观冷静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能力的普通人是如何把自己放到受害者的位置上最终却成为施暴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英国殖民地印度,有两个主角,他们是殖民地里唯二的英国白人:沃伯顿是一个破产的贵族,凭借关系成为驻地行署,是地方最高执政官;库伯是一个普通的平民,没读过什么书,但由于能力出众被调来作为沃伯特的助手。
为迎接助手的到来,沃伯特盛装出席,准备好美食美酒悉心款待库伯。而库伯却不修边幅的,甚至不理会沃伯特对他暗示的礼仪要求。一开始,我只是认为库伯直白随性,后来才发现他是傲慢无礼。
“我没有势力,所以一直是普通士兵”。沃伯顿询问库伯为什么没有谋得军衔,库伯是这样回答的。这让我察觉了一丝异样,因为反思时,我习惯性首先寻找自身原因,再寻找外部原因。而库伯轻描淡写一句话将自己的不成功全部归咎于外部环境。也许,他真的遭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由于身份不够高贵、没有攀附权贵而错失了一些晋升的机会。
沃伯特待本土居民友好,公正地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深受当地居民爱戴。库伯虽兢兢业业,能力强,但对当地人很粗暴。沃伯特提醒他要和蔼耐心地与本地居民相处,但库伯却将本地居民与“黑鬼”相比,还明确表示沃伯特的提醒毫无用处。
读到这里,我大致了解库伯是一个怎样的人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或许他曾见证了一个能力不如自己但家世优越或善于巴结的人混得很不错,他感到愤世嫉俗,于是他将傲慢披在身上当作保护壳,不屑于巴结权贵,痛恨势利的人,逐渐变的固执无礼,这固然阻碍了他的晋升,但他善于将自己放到受害者的位置,安慰自己,将遭遇挫折归结于整个世界的势利与不公,甚至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发泄到比自己更弱小的阶层身上,最终成为了施暴者。
原文有更多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立体,故事精彩,值得一读。读到库伯这个角色,我想到了一句话,i am not a victim, i am a servivor ,翻译是,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触,倘若将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则容易心安理得地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丧失了主动出击寻求翻盘的机会。倘若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幸存者,即便当下处于规则的最底层,也依然有动力有主动性去成为规则下的赢家,甚至成为制定规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