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党中央持续聚焦基层减负工作,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强调及作出了重要部署,可见,中央对于基层工作的重视、对基层干部的关爱。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干部面对群众,要宣传大政策,也要讲透小道理;需解决新问题,更要推进重点任务,一言以蔽之,位置不显眼、事务繁琐、责任重大。一直存在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是阻碍基层工作的一座大山,经过党中央的一系列部署及有力地整治,有所改善。但形式主义这个老问题却又有了新表现,需以更大的魄力、更深的毅力、更好的方式克服。
治理“留痕主义”。痕迹管理,本是推动基层治理更加规范的有效措施,在形式主义的层层加码下,很多痕迹管理演变成了“留痕主义”。留痕的工作量甚至比工作本身还大,加重基层负担,耗费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治理“痕迹主义”,通过完善相关考评制度举措,杜绝各项工作要求层层加码现象,多以实事鉴真章,以“实绩”论英雄,不以“痕迹”论英雄。从根本上消除滋生“痕迹主义”的土壤,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工作、抓落实。
卸下“指尖包袱”。“数字办公”、“数字赋能”。“指尖政务”的提出,本是便捷群众之举,近年却在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侵蚀下,让一些“数字赋能”走样跑偏成了“指尖包袱”:建立功能重复的工作群,一项工作内容在多个不同的工作群转发、走过场;网络投票作为硬性任务,每天、每周排名通报,甚至要求每名干部拉动投票多少名;各种学习网站每日无意义的挂课学习、刷学时。各种“指尖包袱”,每日耗费大量的时间,未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严重损耗了干部的精力。此类现象应坚决杜绝,卸下干部的“指尖包袱”,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做实事、做正事。
摆脱“文山会海”。一项工作,各层级都要召开会议落实,开展工作的时间甚至还没有部署会议、汇报会议的时间多;重复的报表台账、汇报总结,每月一报、每周一报、每日一报;一份文件十多页,实际重点的内容并不多……文山会海的现象仍然是基层重负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改进文风,严禁照搬照抄、层层发文;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切实减轻基层文件会议负担,提升基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