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点哲理的无厘头的微电影。说的是一个男孩去成都找他的初恋,开始一场难忘的初恋之旅,他自以为是,高傲自大,但还是臣服在初恋一一的要求之下和她的父母见面,和她的同学见面,最后初吻给了一一的好朋友,西红柿。后来发现一一并不爱他,而且初恋死亡。于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催眠,然后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作为纳粹士兵,杀了很多人,也差点被杀。最后在咨询师的要求下祈求原谅,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是谁。
说实话有点没看懂,但是里面一个一个问题抛出来,总会让你觉得似曾相识。大道至简,有无相转。
“你不能永远对别人哈一哈一(日文)的,那你会逐渐丢失你自己。
那你觉得你是谁?——我就是我自己啊。
那如果你把你自己丢了你又是谁?——把自己丢了就没有自己了啊。
既然都没有了自己,那又是谁知道没有了自己呢?你看呀,要是没有了自己,那就不知道没有了自己。不知道没有了自己,就不会害怕。所以,就算把自己丢了,也没啥不好啊。”
“I will never let you go,一一。——No, Jade.
What? ——You should always let go, so, it can never go, even me.”
“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你不爱我? ——爱,不过是退而求其次。
什么意思?——我现在不是和你在一起吗?
可你不爱我。——可我现在不正在和你在一起吗?”
他们的三段对话,看似废话,实际上蕴含着很难参透的哲理。是啊,我是谁呢?我是我自己,那又是谁告诉我我是我自己呢?
哲学上说,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所以心经里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抓住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一样东西,那么就相当于你拥有了这样东西。慢慢参透吧!
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的是现在。如果现在结果是好的,那么为什么还要纠结过去呢?把握当下。
里面咨询师和主角的对话也很有意思,主角自己的领悟也很有意义。别人问他:“你是谁?”他回答说:“我无法告诉你我是谁,但我能告诉你我不是谁。我不是电影旁白。”
为什么要提电影旁白呢?他问咨询师心理学叫什么。咨询师告诉他这叫小我,也叫ego。
“你是谁?答我。我是人啊。——错,这是动物属性,你不是动物属性。
我是个无业游民。——错,这是社会属性,你也不是社会属性。
我是西红柿他老公。——错,这是关系属性,你也不是关系属性。
我是男人。不对,这是性别属性,我不是社会属性。——继续。”
到这里为止,主角开始独立思考了。他们绕进了“我是谁”的圈子,最后主角说“我就是我啊,你面前这个人,我的身体和头脑,里面装着我的记忆。”那我是身体、头脑和记忆吗?显然也不是。那我到底是谁呢?
电影里有一段引导观众思考的尝试。他请求我们看着屏幕里一盆只开了一朵的月季。当旁白浮现时,请我们去观察我们的旁白。如果我们观察到了,那么我们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了自己的ego. 但我们不是我们的想法,想法是ego。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既然你能以别人的角度看到你自己,那么那个别人又是谁呢?”
电影里说,当你完全寂静下来观察时,你并没有消失,相反,此时真正的你才开始出现。这个你的特点是没有思维,只有观察,唯有接纳。
小我ego之所以讨厌活在当下,是因为它无法活在当下。它会以各种方法拉你出当下。“人类一般的生活方式,永远生活在过去或未来,很少生活在当下。于是出现了无尽的烦恼与恐怖,烦恼与恐惧其实是ego陷入概念的结果。”
是啊,我们经常说“活在当下。”那么当下到底是什么呢?我现在在敲字,那么我和文字在一起,而不是与刚刚的电影在一起,也不是和待会的床在一起。所以《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说人要保持清净,才无生恐怖烦恼。那也是活在当下吧!丁师说“对待思维,只要告诉自己知道有念,知道就行。”之前理解不了,现在好像懂了那么一点。凡是出现了什么思维,那就告诉自己“哦,出现了一个念头,我知道了。”至于念头是什么,那就让它过去吧!享受当下。
电影里还有一个情节。一个日料店,门口挂着:“明日午餐免费。”主角进入店面,告诉店员明日他来吃午餐。但是第二天他再去的时候,店员却告诉他:“对不起,今天没有免费午餐。我们只遵照牌子上的指示。免费午餐在明日。”最后一幕,主角又去了,但仍然得到一样的答案。
他怒道:“明天是吗?永远是明日,明日永远不存在。只有他妈的今天。每天都是他妈的今天!”
店员对他说:“您小声点,这是个秘密。”
“是吗?现实是只有今天是吗?”
店员踮起脚尖,凑近他耳边:“您小声点,这是个秘密。”
全剧终。这是披着粗鄙外皮却直指内心的电影。好好回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