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静坐桌前,看着日渐消瘦的日历,耳畔传来了新年的钟声。
新年的钟声,在大地根系的深处回响,催促着回家的脚步,拨动着生生不息的乡恋。
新年的钟声,描绘着美好的年景,沉默整年的老屋收回守望的目光,再次成为熟稔的家园。
新年的钟声,播放着喜庆的旋律,跳跃着欢快的音符,洋溢着芬芳的诗意。枝头的腊梅就是新年的灯盏,晶莹的雪花就是新年的盛装。
新年的钟声里,世事喧嚣,众生奔忙,我不能免俗。
俗世贪婪,我也贪婪。 我不贪吃,不贪财,但贪婪知识,贪婪能力。这些应该是去追求的,而不是强求的。当希望快速、大量的拥有知识和能力的时候,是违背自然的。需要建构的知识,需要锻炼的能力,不是靠自己单纯的、一厢情愿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拥有。那是“虚假的主体性”,一旦追求过度,便成贪婪。
贪婪背后是焦虑。我们认为生活给了我们一些不需要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却又没有给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挣扎却无法摆脱。我们想知道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看法,却又承担不了“我们狗屁不是”的真相。越挣扎越焦虑,越焦虑越挣扎。行动无所适从,呆呆看着思想在折腾。
俗世逐名,我也逐名。“学科专家”、“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教研组长”,一众劳什子名衔挂在身上,以为是荣誉和骄傲,哪知盛名之下,却是重重负累,是对内心时间的掠夺。被安排满的时间表,让我以为自己根本没有毕业。可是附在身上的名,又岂是说去就去呢?
逐名背后是恐惧。 我不敢慢下来,害怕被淘汰,跟不上所谓“时代的步伐”。我不敢对抗,默默服从、逆来顺受才是传统的美德。我努力演好别人眼里的自己,害怕别人嘲笑我年近中年,却依然天真。我感受到了危险,却不知如何安全。在恐惧中,我的底线一再溃败,却没有被逼着学会坚强。
焦虑也罢,恐惧也罢,钟声的滴答会慢慢抚平一切。
此刻的我,静坐桌前,不仅听到了新年的钟声,我还听到了另一种钟声--不知何时不知以什么方式植入了体内的社会钟。
2
人是群体的动物,任何一个个体都会把自己置身于某个组织情境之中。一个组织的存在在于它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会约束你的行为,设定你的时间。当这个组织大到整个社会,我们根本无法逃离这个无形又无处不在的社会。社会就像一个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居委会大妈,甚至比你自己都关心着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催促你好好学习考大学,考上大学找工作,找了工作谈对象,该结婚结婚,该生育生育。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家纽加藤(Bernice Neugarten)提出的社会钟理论(Social Clock Concept )。
社会钟会不知不觉地调整个人的心理钟,如同一个巨大的磁铁将你的心理钟磁化。一旦你该工作时不工作,该休息时不休息,你就会觉得不舒服。慢慢地,你的节拍与社会同步。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同步意味着类似校园生活般的单纯与安全。在校园里,你的时间是安排好的,所以步入社会后,你同样希望社会钟继续为你安排好时间,工作结婚上班下班,固定的时间周期让你再次感受到社会的安全。
有些人也许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但也有一些人会在某个成长瞬间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应该从社会钟的捆绑中挣脱出来。他们开始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希望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节奏与时间支配。
但之前的选择已经置身于作息规律严苛的组织中,挣脱不易。如果一个人既想要个人创造,又想要终身饭碗,那么在其退休之前都要面对“社会钟”和“个人成长”的矛盾。且不说这种矛盾很难被调和,就算矛盾最终被调和,“调和”这一行为本身也会大量损耗本可以用来创造的精力。
矛盾的张力让我无法安宁,所以当春暖花开、万物勃发的季节到来时,我决定去看看世界。
3
盐湖之畔,运城国际学校。为什么会有一片土地让人从踏上的那刻起就饱含泪水?是什么会使生命如此不断地被感动着?观一场小桥音乐会,我的泪水漫过眼眶。这里,我看到了另一个社会钟对创造力的滋养。
天府之国,成都石室中学。我来学习信息技术,中午时在美丽的校园里徜徉。有同学根本不午休,在校园的角落里排练着话剧,有同学在教室里的电子白板上用自己做的课件给同学演示数学,还有一个社团应该在进行跨国科学项目的合作。一位老师走动着,不时地给予指导,整个教室里安静地响着敲击键盘的声音。在热水间的墙壁上张贴着各个社团的宣传海报,让我震惊的是其中有一个居然是“三角翼社团”。这里,我看到了另一个社会钟对热情的激发。
京城首都,振宇英语北京总部。振宇英语创办人方振宇先生学识渊博,举止儒雅,阅历丰厚,对社会与生活充满了睿智的洞见。我在这里实习,体验了一把朝九晚五不午休的社会钟。平日里,方先生不太严格要求时间,而是以工作结果为导向。他会不时鼓励我多出去看看,多去见些人,也会在中午订了超美味外卖请我在办公室里共进午餐,顺便聊着。从北京回来,我的肩上多了一个双肩背包,这是方先生的影响。它将改变我的行动方式,激励我能像方先生一样干净利落。这里,我亲身感受了另一个社会钟。
转眼间,骄阳似流火的夏季也折腾完了,从世界回到井底的我,开始尝试着解锁身上的社会钟。
送走了爱恨纠缠的一届学生之后,我主动辞去了班主任职务。六年的朝风暮雨,我伫立成了一株白杨,身体的横截面里满是年轮的碾磨。六年之旅,收获了满满的经验,却也只有经验。为了走的更远,休息之后可以再出发,但此刻我想回到离开的地方。
与此同时,南明教育旗下大唐双语学校进驻晋中,我做出了令周围人难以理解的决定--将尚且年幼的独子送往外地求学。父母不理解,妻子不理解,但我深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我深深地感谢他们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支持了我的决定,也深深地希望大唐双语不会辜负。
曾经的忙是懒惰的完美借口,如今多出来的时间又该如何安放呢?饭桌上的觥筹交错是我不喜,一个人的游戏世界亦我不愿,生活在滤干了鲜美的汁液后,还有什么可以反复咀嚼的果肉?
4
似乎只有工作了。
有人对我说,工作是追求名利的手段。人生除了名利之外,还有很多不能错失的东西,因此犯不着在工作上如此计较。可是,我知道,对于追求名利的人,他们工作之外乐趣很多,而我乐趣只在工作。
有人对我说,天塌下来个高的顶着。一般人都只是单位里的小螺丝,犯不着在工作上如此认真。可是,我知道,对于高层主管来说,他们工作之外好处很多,而我一切的好处都将来自工作。
可是,我该如何善待自己的这份工作呢?
工作的成败不必计较,但工作是否能自得其乐,却必须计较。
这句话收获自台湾出版人郝明义。郝明义老师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译者,也是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的创办人。当我在他的《工作DNA》一书读到这句话时,茫然的生活变得规整起来,因为工作背后有了一种朝向--朝向快乐。
我审视着自己的工作。入行十五年,六年班主任,二年教研组长,对于教学常规,已经可以驾轻就熟。不但熟,而且还是最熟的一个--新进的教师,没有我了解;比我资深的上司,已经离开这个工作太久,没有我记得清楚。但也同样是因为熟,所以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的发展机会。我被托付重任,一切付出都是理所当然,就连身影也都淹没在无尽的重复里。
我就是《工作DNA》里所描述的那只“骆驼”。
上司,像是沙漠中头顶的烈日;学生(我的工作对象),像是脚下火烫的沙子。两相煎熬,我却只能忍辱负重地行走,默默地行走。偶尔,在夜里匐地休息的时候,会望着天边的流星,许个愿,希望摆脱这个宿命。
5
既是宿命,岂能摆脱?
起风的日子我和落叶一起安静下来,安静下来的日子我决定追随史上的那些智者。时间之穹浩瀚,智者灿若星辰。
我一边深入教育理论。
行走在教育当中可能觉得世界一尘不变,日复一日,但从教育中跳出来再看世界,发现早已换了人间。之前的学校教育构造是工业主义的流水线作业为模型的教育话语,加上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育实践,追求“效率化”、“划一性”的教育实施过程。如今产业升级,信息科技发展迅猛,人工智能兴起,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变。日本曾经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此,以佐藤学教授为代表的日本教育届推动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即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以“佐藤学”为主题,我读了《学校的挑战》《教师的挑战》等,深入地领会着“三重对话”“润泽的教室”“被动的能动性”等关键概念。
在教学内容上,课堂越来越脱离生活成为抽象理论的超市。知识科(历史、地理等)抽离了实际情境,浓缩成干巴巴的速食饼干;技能科(阅读、计算)不顾理解的缺席,只是在指定的步骤、机械的练习下,单纯地重复以达到自动化。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杜威批评了这种与世隔绝的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经验中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个人体验与探索,创建知识和生命的联接。
11月中旬,晓东兄的新书《改变教育的12个关键词》出版,书中详细解读了三本教育的根本性书籍:《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相关书籍。高人既在眼前,不能暴殄天物。于是,我自行阅读了这三本书,期待着共读引领。
我一边主攻心智思维。
从涉足教育起,我的心里就萦绕着一些问题:人的大脑里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构造?思维究竟是怎样的运作过程?在教育实践中,困惑越来越多。为什么学生能背诵大段的台词、歌词却记不住某个简短的单词?学生学习疲惫之后,大脑的最佳休息方式是睡觉还是运动?我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充满好奇,着手读一些认知、思维相关的书。
为什么儿童总是忙着探索?可是他们一无所知又凭借什么去了解新事物?为什么儿童会被为“小小科学家”,他们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科学家”奥妙?(《儿童心理学》,皮亚杰)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这简直颠覆了一贯对大脑的定义。(《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丹尼尔.威林厄姆)
学生到底是上课边听边记笔记好还是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写笔记好?(必要难度,比约克)
为什么我们会一面固执己见,又一面轻信于人?(《批判性思维工具》,理查德.保罗)
不断地在书中寻找通往大脑的电波,虽然只截取到了一些片断,但我希望能有一天能获得密码,像黑客一样入侵人类大脑。
我一边跟着社群共读。
沉潜在常春藤读书会里,如同进入一座知识的活体储存库。在这里,知识不是凝缩成固体,进行简单的搬运,而是通过“对话”,在交往的过程中,像液体一般在彼此之间流淌。沉潜得越久,固有的思维习惯就越容易受到强烈的冲击,心智模式开始重塑。
我一边自己啃读。
没有人能代替自己的思考。如果自己不去啃读那些经典之作,如果没有用自己的判断去穿越遍布歧路的花园,那些智慧的思想就可能沦为闲聊时的谈资,朋友圈吸赞的“金句”,或QQ签名上的装文艺。只有持久深入的啃读,才可以“一方面抵达世界的深处,一方面提升自我人格的深刻性”。
去年,我寻找南山,见得君子,确立了一生志业的方向,今年,我用不安静让自己安静下来,着力打造自己的认知系统。
教育实践是我的工作,心智探奇是我的兴趣,我决定让二者结合起来,给工作以动力,给兴趣以价值。“让认知科学为教育赋能”,将成为我抵达世界与探寻自我的路径。
6
安静下来之后,我不但是那只骆驼,还是那只被遗忘的骆驼。
骆驼的宿命呵,还有那滴答不歇的社会钟。
既是宿命,必须打破。
骆驼羡慕的是鲸鱼,期望的是从枯燥无际的沙漠跃入广阔的大海。
那时,长风万里,别人祝贺你,海天无垠,你期许自己。眼界与境界,都大不相同。你解除了压在背上重担,可以在海洋里恣意快活。
然而,进入海洋,你就要接受海洋的一切。晴空如洗的日子是你的,狂风暴雨的日子也是你的。最重要的是,你永远前进,没有停歇,你没有上岸休息的权利--上岸的鲸鱼,是搁浅的,是要死亡的。
2019,我会化身鲸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