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读书吗?你真的会读书吗?你确定你真的会读书吗?
当在读书营看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之后,我犹豫了、我心虚了,我到底会不会读书啊?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的脑海里面不停的闪烁着。
这本有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能够让所有人都清楚这个疑问——到底会不会读书?两位作者不但详细的阐述了阅读的方法,更是将读书划分层次。在确立读书的目标已经动机之后,通过有效提升阅读层次,达到真正阅读一本书的目的。
1、读书的目标
做任何事,都是有目标的,不然就成了漫无目的的闲逛。读书当然也有目的,而且还各不相同。
a.以“获取资讯”为目的
这种阅读目的,你只是获取信息,只需要动用“记忆力”。所以,这种阅读是比较轻松的。轻松的代价就是——这样的阅读给你的帮助不够大。
b.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
如果某本书的内容超出了你的理解力,或者超出了你所熟悉的领域,那么你就需要花一定的力气才能读懂。这时候,光靠记忆力就远远不够了。你需要动用大脑的其它能力(分析、推理、总结、想像、等)。显然,这种阅读过程伴随着更多的思考,可以让你的头脑提升到新的高度。
2、阅读的层次
两位作者将读书划分成了四个层次,而在四个不同层次的人,对相同的书籍、内容所能理解、掌握的质量却天差地别。
a.基础阅读
正如字面的意思所说,这是阅读层次当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这个层次,你只需要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即可,而在小学阶段已经可以非常充分的掌握这个层次的阅读了。
b.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就是“略读”或“粗读”,是通过短时间内,通过阅读书中的一些固定内容如:序言、后记、索引、目录、甚至部分段落、章节,快速的弄清楚一本书所要讲的主题和内容。
非常多的速度、快速阅读法,都是包含了检视阅读的技巧。能够快速的帮助阅读者理清一本书的架构。而且检视阅读有助于快速的判断一本书的品质,避免在烂书上浪费太多时间。同时,也是后续的“主题阅读”层次,非常依赖的能力。
c.分析阅读
这是本书用了最大篇幅的部分,分析阅读也可以理解为“精读”。但是也要切记,分析阅读也并非是你一定要一页一页的读。因为在一本书当中,只有20%左右是作者的观点,而另外的80%基本为作者为证明观点的论述部分。并不是说论述部分不重要,而是在论述的部分,你可以快速的阅读,避免时间的浪费。
d.主题阅读
为了研究某个主题,阅读跟该主题相关的多本书籍。
如果几本不同的书籍都能够回答同一个问题,并且答案有差异。那么,你可以根据答案的差异、作者的情况、进而判断出这个问题的价值。
比方说:如果某个问题,多本书的作者给出全然不同的答案,而且这几本书的作者在立场的客观性、分析的全面性、思维的深度等方面都足够。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能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如果真的想要通过阅读来精进自己,那么一定要好好的读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