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坚持变为习惯,一切都变得简单。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了生活的常态。
村上春树在《当我跑步时候,我想些什么》中写到,每天跑步对于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的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而中断跑步的理由却可以装满一辆重型卡车。我们只能将这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就孜孜不倦地不断打磨。倘若那天打算去跑步,内心总是会有微弱的胎动。把身体舒展开来,感受着跑道两侧的风速和清新空气,静静的奔跑着。尽管很多时候脑子都是一片空白,但是这种麻木却比另一种麻醉剂―酒精要好得多,因为它至始至终都能让我保持清醒。村上春树的这番话让我明白了,跑步也是一门哲学。而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跑步是孤独,是独处,更是一种坚持。
萨默塞特毛姆说过,任何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类似于客观认知的东西来。比起村上春树的这种麻木和忘我,我更喜欢在跑步过程中若有所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起伏不定的心理活动。对不时相遇的朋友会心一笑,对操场中央的社团活动和打跳的人群投去好奇的眼光;为刚刚篮球场上的某个失误而懊恼;为了今天的某件事而纠结,也会为了某件事而窃喜;因为霸占内道跑步的同学而感到无奈,偶尔也会望着跑道旁散步的情侣,幻想着有天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奔跑;有时也会安慰着自己说,脱单不如脱贫;和很多人一样,憧憬着美好未来。就这样跑完了十来圈,身体也达到了跑步最舒适的状态。与其说运动是最好的发泄方式,不如说运动使我快乐!我对于跑步的认知大概是自我独处的过程,我享受这个过程的所思所想。这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一年前的心血来潮的想法能居然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当跑步对于我来说不再是坚持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
无意穿堂风,偏偏孤踞引山洪。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去跑步。以前我会回答说:是一时兴起,是为了减肥,而现在我会回答说跑步使我快乐,是我无法割舍的习惯。
痛楚在所难免,而磨难可以选择。从来没有想过去取得多好的跑步成绩,而这么坚持这项运动。而是本着快乐和喜爱之情去坚持着这个习惯。嗯,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此时此刻,这便是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