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次挑战
放学了,马仔和嘉一在一起玩。他们追逐,跑跳,玩假装的游戏。
转机是在嘉一拿到了一个小女孩的游戏机。马仔也想玩。刚刚到手的嘉一肯定不同意,马仔开始动脑了。
首先,他告诉嘉一“我们轮流玩”嘉一拒绝了。说“我要玩”
他又提出交换“你想玩我家里的乐迪吗?你想玩的话,我可以给你玩”
“我不玩,我就玩这个”嘉一扬起手中的游戏机。
“要是你不给我玩的话,我的乐迪也不给你玩”马仔说。
“不玩就不玩,哼”嘉一回答,他俩是老朋友,都熟悉对方的套路了。
马仔看看周围,在树下面的花坛上捡了一朵花的花瓣,他告诉嘉一“你想玩这个花瓣吗?你想玩的话,你的那个给我玩?”他指着游戏机,应该是不知道游戏机的名称。这招真够直接,话讲得非常直白。
嘉懿马上警觉,拿紧了游戏机说“我不玩你的花瓣,我要玩这个,这个才好玩呢”说着,他按动按钮,开始玩,嘴里还嚷嚷“哎呀,没上去”
马仔羡慕地看着游戏机,他太想玩了。想了一下,他拿起手里的花瓣说“我这个花瓣可以抛着玩,很好玩的,你想看我抛吗?”嘉一点点头,连那个游戏机的原主人,穿白色裙子的小女孩都被吸引了,看着马仔。
马仔把花瓣往上一抛,花瓣落下来了。那个小女孩很雀跃地跳着笑着。嘉一也裂开嘴笑了。马仔说“好玩吧,你想玩的话,你可以玩儿”嘉一突然又醒悟了,说“我不玩,我要玩这个”又开始玩了。
马仔的脸上呈现失望和无奈。不过他没有去抢。一转眼,他又去摘了一颗草,再尝试了一次。又遭到了拒绝,他突然生气了,直接用手打了嘉一,然后跑掉了。
嘉一马上大哭,跟我告状说马仔打他了。我回应“嗯,我看到了”还没等我问话呢,嘉一又拿出游戏机开玩了。
这就是孩子,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
走得远远的马仔停了下来,那个小女孩去找他想跟他玩,他都不怎么理猜。他脑子里装的还是那个游戏机呢。
我体会到他深深的失落,愤怒,无奈,渴望交织的感觉。
但是他没有求助我,我决定继续观看,不插手。
想玩的欲望促使他又跑过来,但是这次,他不靠近嘉一,他只是在他旁边玩游戏。果然,拿着游戏机的嘉一也心动了,加入进来,他们三个人又一起玩起来,不过,玩的过程中,嘉一始终紧紧地抓着游戏机,不给马仔任何机会。
马仔有点泄气了,他也意识到不能抢,不能直接拿,因为“谁的东西谁玩,谁先到,谁先得”的原则他很遵守。
他很懊恼地跑到幼儿园门前的栏杆那里去玩,两个人都跟着去了。估计他又尝试了办法,但是,他还是得不到那个游戏机,他生气了,单独跑到水池里,离得远远的,脸上全是生气,小嘴巴紧紧地闭着,脸绷得紧紧的,他望着幼儿园的方向,眼神很复杂。
望着他小小的身躯,我很心疼。特别能够体会到他失落的心情。狠不能冲上去帮他解决。但是,有些事情,他要经历,要尝试……我仍然没动。我的眼神一直在关注他,期间还跟他对视了一下,他没过来寻求安慰,我也没过去帮他。
他尝试了自己所能够想到的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我看着他。
他在地上蹲了一会儿,这次,嘉一和那个小女孩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聊得很开心。小女孩也没有像刚才那样粘着马仔,再来找他。马仔站起来,期期艾艾地又走过去,不过,他也没靠近他们,而是在栏杆的地方停下来,自己在栏杆那里玩。
看样子,他接受了拿不到游戏机的事实。索性管自己。毕竟是孩子,一会儿,他们三个又玩到了一起。但是,一直到结束,嘉一始终都拿着那个游戏机,尽管后来他跟本就没在玩,不过他保护得很好!
后来,另外一个小朋友图图骑了一个电动车,他们两个同时被吸引了。嘉一拿着游戏机跟要换,图图不同意,马仔去车子后面帮图图推车子,嘉一到前面去挡车子,被对方拒绝后也跑到后面推,他俩又为了谁在后面推吵了起来。
这就是孩子啊。因为小智星训练时间快到了,所以我出面了“图图,可以跟你商量一下吗?你的车子让嘉一和马仔都骑一圈,马上就还给你,然后我就带他们走,你一个人全部骑,可以吗?”图图同意了,于是,嘉一骑了一圈,马仔也骑了一圈,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跟着我走了。
回想整个过程,我很欣赏马仔的地方是:克制,坚守原则,不是自己的玩具,不抢!
我看到一些大孩子,看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玩具,豪不犹豫就会抢过来玩。没有物权意识。
正是因为他有这个原则,他自己的东西也不允许别人侵犯。
只要父母有让孩子有物权意识,不强迫孩子去分享,他们都可以做到这点儿。
他可以忍受失败。尽管过程有点难受,但是,他可以接受。
我看过很多孩子,只要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马上哭闹发脾气,在家里如此,在外面也如此,如果没有训练,将来就难以承受挫折。
对于幼小的孩子,我很敬畏,敬畏他们有天然的秩序感,有天然的善良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其实,他们还有解决问题,自我调节的能力!看来,可以训练一些社交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