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岁月
横跨那汹涌宽广的大西洋
拓印在暗黄粗糙的信纸上
灵魂的共鸣
悬止于友情与爱情的边界
潜藏在浓重深暗的笔墨中
他是伦敦的书店经理 严谨稳重的英国绅士
她是纽约的编剧作家 活泼幽默的单身女子
因书结缘 暗自相守
若言相见 不如怀念
2017年12月5日
鉴书论史的读者
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烟台北路80号
亲爱的读者:
第三次与你相约在周二深夜,见字如面,近来可好?
早已被独立生活磨平棱角的你,眼底一片混沌,唯有胃里的热汤和手里的量化才是信仰。一人独行在北国的海岸寒风中,若能有一个心灵的支点和皈依,便也不算作漂泊。若你孤单徘徊,请别错过《查令十字街84号》
嗜书如命的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为了买到合乎心意的绝版旧书,与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取得了书信联系。从买卖书籍到畅谈文豪,从生活状况到倾吐心事;从单纯的书信往来到邮寄生活物资,从两人的交流扩大到与弗兰克的家庭邻里和书店其他职员的交流,相通的默契和滋生的情感被封存在一封又一封信件里。可令人忧伤的是,因为经济原因,直到弗兰克去世,汉芙都没能去英国同他见上一面。
我无法准确定义这样的情缘。有人说这是爱情,可仅用男女之间的爱意来揣摩海莲与弗兰克的真挚未免太过狭隘;有人说这是友情,可仅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默契来解释两人的共鸣似乎也远远不够。在我看来,这是一场可遇不可求的柏拉图式情感,是一种耗费了二十年的灵魂伴侣式邂逅。
马克思与科恩书店早已无处可寻,可伦敦查令十字街已成为了爱书人的精神地标,后世读者络绎不绝来此朝圣。作者海莲·汉芙一生穷困潦倒,《查令十字街84号》出版后,她应英国出版商之邀,终于飞抵伦敦,实现了她长年以来的夙愿。互相聆听了二十个春夏秋冬,虽说美丽的遗憾依旧动人,可两人一生素未谋面不免悲戚。
海莲在书的结尾写到:“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读者们,别再为生活的烦恼而羁绊住追寻的脚步,伤春悲秋不是生活的主旋律,自由和快乐才是握在你手里的选择。有梦想就去勇敢追寻,有天地就去逍遥闯荡,有爱的人就千万别松开她(或他)的手。若有机会,勿留遗憾。
深夜赶稿不知所云的编辑敬上
编辑|姜雪琪
美工|李相铖
责编|于婧波 游利霞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