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话题,是野放茶这类茶叶原料,之前关于这几个概念,和大家都零散的提到过,就概念来说,茶园的种植有这么四种大的分类:
一个是茶园茶,是我们人工下了功夫的茶园茶,
还有一类,叫有机茶,在现在来讲也是现在比较敏感的一个概念。有机茶的茶园在管理上是有一定管理标准的。
放荒茶、野放茶、荒山茶都是一个概念,都是几年或者几十年在人工种植的茶园,但是被放弃了,让它自生自灭。
由于没有人工的施肥管理,就像物竞天择一样,不好的就被自然淘汰掉,也就是死掉了,有的长得非常好。
还有一类就是野生茶,完完全全是在大自然中成长出来的,会有各个年龄段的野生茶,一般是在比较天然的地方,我们比较常见的野生茶是普洱茶里面的古树茶,在各个茶区里都有,有的可能只有几年,有的有几十几百年。
从茶树的生长环境和人工干预程度,对茶树有这么4类约定俗称的分类。
从普洱茶开始我们大家开始在野生类都有了认识,在白茶开始流行起来之后呢,也有了很多放荒茶的概念,这个说明这个行业有很多茶农又回到了茶叶生产中去,这也是我们行业开始蓬勃发展的一个指标。
对于这四类茶我们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哈:
茶园茶就像邻家小妹,很接地气
有机茶像大家闺秀,气质出众
野放茶,是经过大自然的挑选的茶,所以品质更高,更像被放养的下一代,让大自然的魔力去历练她,最终成就一代天骄,也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野生茶,更野,更天然,是一种完全天然的生长状态,山野间自然成长的村妞,非常任性的体现她自己的性格,不管你喜不喜欢她就在哪里。完完全全的还原她的生长状态,该苦就苦、该甜就甜,该有毒就有毒。
野放茶的鉴别:
今天的主角是荒山的野放茶,它的条形一般都不均匀,因为我们在采摘时在统一时间采摘,但它生长的状况并不统一。
从口感上,野放茶它的香气会很复杂,汤感会很丰富很立体,香气一般会比较高,是因为他们每一只植株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形成多层次的味道,会给人一种非常丰富的感官上的体验,韵味很长久,回味无穷,会给人很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上一张野放茶的图片↓↓↓
这个茶树的寿命有个50多年,放荒了应该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的自然生长下,这个植株已经有2米多高了,采摘起来会很麻烦,但很明显大家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很坚强顽强,是一种自然界非常舒展的、任性的、自强的生命力。
这张图片也是野放茶,大家看见底下长得弯弯的细长的叶子,就是茶园里面的杂草,野放茶园一般是不做什么管理,但有的会做一些简单的管理,比如说除草,这些杂草的生命力也很顽强,拔完了还是会长出来,所以这样的野放茶园,处处充满了危机和竞争,即便我们做了一点人工的干预,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竞争力。虽然这种野放茶吸收的养分会比普通茶园的茶叶少,但这种茶叶就好像更加有一种浑厚的内涵物质,带有那种野味儿和野劲。
这张图呢↑↑↑明显可以看得出来有虫害的痕迹,不管是虫咬的洞洞还是虫叮的红斑,在这样的野放茶的环境中,它们已经和害虫达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互相制约,互相平衡。只要我们看一套生态系统,在这样的条件下它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在这种生长条件下一定是用人工干预无法比拟的,是一种自然的和谐,所以我们也能在野放茶中品味出这种自然和谐圆融的意味。
而且生长这么天然,这也抵消了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顾虑,没有污染,没有化学物质干预,没有人为干预,是当代大家十分追逐的这么一个原料品种,价格也会比较高,因为制作成本贵,原料比较稀缺,现在市场的需求量还很大,所以价格会比普通茶园的茶偏贵一些。
图1↑
图2↑
图3↑
图4↑
我又发了几张图片↑↑↑,我非常喜欢这些随手拿手机拍的图片,第一幅图片我非常喜欢,是一种非常苍老、遒劲的感觉,就连它结出的茶果也一样。
其他的图片呢,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野放茶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虽然曾经被开辟为茶园,但经过荒弃了几十年的时间,经过大自然的挑选,最终留下来的这些野放茶,体现了一种圆融天然的成长环境,与周围的动植物以及土地和谐共处。
还有这些小小的野生茶苗↑↑↑,我对它们非常感兴趣,它们的生存是非常幸运的,是各种机缘巧合的因种出来的果,我感觉与他们非常有缘,明年我还会来同样的地方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