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的日子很平常。
文/殷炳莲
今天,端午节,大家都在祝福:端午安康。
过节,是城市人的事情,上班族的待遇。农村人,正忙于麦收,忙着晒麦,根本没什么过节的兴致,更不懂得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而要说安康?那些都是读书人在咬文嚼字,与他们无关。
麦收季,只是麦收,而不是丰收。天,太旱了,它全然不体谅农民们的辛苦,自顾自地阴晴圆缺着。
我的三亩薄地,在无水浇灌的情况下,打了900斤,大家直夸不错。是啊,不知足,有用吗?本来就是靠天吃饭。
麦子已装袋,只等某一天价格合理时卖掉;地里,要等一场雨后才能种玉米,无奈的等待。养牛的人家,就不像我们这般悠闲,要去地里拉麦秸,那是免费的牛饲料,几个月下来,一头牛也能卖一万多元。
收成不好,大家也高兴不起来。好在,种地,已不是农民唯一的经济来源。正如我,开个小店,不咸不淡。写个文章,不紧不慢。日子,倒也自在逍遥。
坐在马路边,风很大,全然没有夏季该有的炎热,有些让人失望。我只好把裙子换成裤子,看路上车来车往,看世间人忙忙碌碌。
今天早上,自己特意戴上耳机,边干活边听我前天晚上的语音直播,感觉很新鲜,对自己也很满意。只是普通话不够标准,有朋友提出意见。
听着自己的故事,似乎,又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我,本来就有两个我。一个现实的我,一个理想的我;一个感性的我,一个理性的我;一个热情洋溢的我,一个平静如水的我。我在听“我”,有何不妥?
很多朋友反馈有收获,有的甚至听两遍,有的因为上班,中午没听完只好下午接着听………
当郁乐园平台的李总告诉我,到时候机器人联播,我的两个群和其他五个抑友群都可以听的时候,我既感叹科技的神奇,更感激李总的信任。我们相识不过一个月,可是对我却像是老朋友般。或者,看看我的文章,就该知道我是怎样的人了吧?很多朋友,即使相识多年,也未必取得信任。缘分,很微妙。我们之间,不像是上下级关系,更多的则像是朋友亲人。
上午,李总的助手杨红博给我留言,让我加一个心理咨询师为友,让我们聊聊,然后写写他。我欣然应允,表示感谢她的推荐。她说,怕我太累,看来,我是愿意的。
这也正是李总最感动我的地方。他一再叮嘱我,像我们这些特殊群体的人,一定要注意休息。否则,劳累过度,疾病很容易复发。他还说,其实公司里面有很多事情可以让我干的,可是,怕我太累…………
我想,我是遇到好老板了其。其实,是他过虑了。我的精力充沛,有写作,有读者,我想,我会与抑郁绝缘。
或者,我该为公司多做点什么………
端午节,坐在岁月的深处,过着平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