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和妹妹从小就能照顾自己,母亲一个人种庄稼仍然很辛苦,她却并不满足于种粮那点产出。
母亲先后培育过蘑菇,栽种了百余株柑桔,养过上百只的群鸡。别人家每年出栏一两头生猪的时候,我家因为母亲率先采用发酵的办法处理饲料,每年已可出栏四五头……光是农副业的收入,我家在村里乡里都算顶尖,母亲也曾作为勤劳致富代表到乡上、区上交流过经验。
我参军时,妹妹已到县上中学读高中,虽然每年收入不少,钱总嫌不够用。既要为妹妹上大学做准备,母亲还在积极攒钱准备在城里买房好给我说媳妇。那时,父亲仍在西藏,母亲虽已积劳成疾,一个人在家却也没舍得丢下庄稼。既已无法大规模发展家庭副业,她就买回一只母山羊,养着它下崽崽卖钱。这只母山羊也很争气,两三年间连续下了十几只小羊。最后一窝小羊有三只,竟然全是母羊。以前都是小羊才满月就卖掉,这回母亲却没舍得,想着四只母羊一起养,将来岂不是有更多小羊卖?
小羊长大时,我考上了军校,妹妹也同时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秋天,我们都已开学,城里房子也交过首付,或许是一直紧绷的弦松了,母亲的病突然就严重起来。她不敢再拖,自己收拾收拾准备上成都看病。她没告诉我们兄妹,怕影响我们学业;也没叫父亲回来,农村收入没有保障,父亲在外多挣一个算一个。
庄稼短时间不打理影响不会很大,家里养的鸡已经卖掉,四只母羊的处理却最是让母亲头疼。那母羊毕竟陪了她好几年,还给她带来过很大的致富希望。养羊虽然相对简单,却也要每天寻找好的草料,还得喂麦麸、玉米糊、温盐水之类,离了人照顾根本不行啊。再有不舍,除了卖钱变现,其实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实在不能再拖,母亲在逢场那天早早牵了四只羊上街准备卖掉。
每有人来询价,她总先问:“你买回去是杀还是喂?”
“这么大的羊子,买回去当然要杀了。”
“它们都是母羊,很快就可以下崽崽,杀了可惜,你买回去喂吧!”她恳求。
“我要喂也是买小羊,哪个还买这么大的羊。”
“那我不卖了!”母亲也干脆。
买羊的觉得她不可理喻,掉头就走。
来了好几个,都是准备买了杀掉的。母亲不忍,所以总不能成交。太阳从东边渐渐到了头顶,牛羊市上也从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变得稀稀拉拉、冷冷清清。母亲看着围绕膝边跪坐的四只母羊,心里满是无奈。这样坚持有什么意义,谁又能逃脱命运的安排?牵回去吗,自己的病却再不能拖延。
快到晌午,已经没什么人再来牛羊市,连卖主也多数牵了没能成交的牛羊回家。像母亲这样,舍不得自己辛苦养大的牛羊而迟迟不能成交的事虽不多见,牛羊贩子常在市上走却不会没见过。所以,虽然母亲态度坚决,也还有人过一会儿又来试探。
眼看就要歇市,母亲咬咬牙,终究没再问对方买回去是喂是杀。当把绳子交到对方手里时,几只羊子一步一回头地望着她咩咩叫个不停,母亲转过身,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卖掉羊子,母亲去成都看过病后,好强了一辈子的她,就再没能下地种庄稼,也再不能喂养猪羊和鸡鸭。她的眼泪,有为那几只羊子的怜惜,或许也有对命运的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