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写作,遇到瓶颈了......”
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惊出了一身冷汗,如芒在背,惶恐不安。
“写作文档2017.02”里,已经不知不觉堆放了好几个未完成的word文档,有的写了一半卡住了,有的只有标题和开头,然后不了了之。
公号已经两天没更新。两个月来第一次不敢打开自己的公众号,不敢刷“往期回顾”,不敢去看阅读量和点赞数,更不敢去看朋友们鼓励我的评论和留言。
简书也不敢轻易登录了,以前发布的文章每次被专题收录、推荐到首页当让我兴奋异常;现在顾影自怜中——即使被推荐到首页、被主编打赏了又怎样,阅读量、点赞数还不是上不去?虽然其中一篇“数据”还可以,获得不少好评和认可,莫非这已经是我的“上限”?莫非我再也写不出让读者喜欢的文字来?
好几个写作群里,有不少小伙伴还在坚持日更,坚持每天打卡交作业,最初我还经常点开来看他们发出来的文章,发现有些小伙伴越写越好,越来越得心应手,写作方向也越来越清晰......这两天我都没有勇气去点开他们的文章了,恨不能像个鸵鸟似的把自己埋起来。
继而陷入深度怀疑:我以前写的那些,都是什么鬼?那些鬼东西根本没有人喜欢看。已经有那么多写作高手了,我这种菜鸟竟然也敢声称喜欢写作?我的文字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想想各大书店、图书馆里动辄多少万册的书籍,想想全世界已经有那么多图书,汗牛充栋,写书的已经比看书的人还多了,哪里还缺码字的人......
接着陷入天问模式:为什么别人的文章要么文采飞扬,要么辞藻华丽,要么思想深刻,要么故事精彩绝伦,要么细节入骨三分,要么对某个领域有独到的见解?为什么就连套路,人家都玩得比深情还要深情?我的码字方向和出路到底在哪里、我究竟该写些什么?
02
出于惯性,每天依旧一得空,便开电脑,打开word准备码字。
却渐渐从原来的写不完、煞不住车、恨不能一天写24小时,到后来写到一半卡住,再到后来光写了个开头,到如今连标题都写不下去了——头脑空空,灵感不知所踪。
刚开始码字的第一个月,随处都能看到素材:别人说的一句话、某本书里的一个片段,一首歌,一则新闻,甚至是深夜被小宝吵醒后无法入睡的某个瞬间——突然灵感乍现,急吼吼地拿过手机记在备忘录里,生怕转瞬即逝。
而现在,看到备忘录里密密麻麻的关键词,思维竟然是一片空白,完全不记得这些关键词曾让我怎样的热血沸腾过。
于是开启拖延模式:
看完《爱情刽子手》再写吧;
追完白浅和夜华再写吧;
陪小乐小逗玩好了再写吧;
逛个公园走几圈再写吧;
和朋友约个饭聊聊天再写吧;
好好睡上一觉精神抖擞了再写吧;
上完今天的心理学课程再写吧......
结果,所有“写”之前的事情都干完了,仍旧挤不出一个字来。
于是开启自欺欺人模式:
不能光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写得多不是重点;
我这不是在“输入”呢吗,否则哪里会有“输出”;
灵感还没来嘛再等等,哪天茅塞顿开了,下笔如有神;
这不是心头疑问太多吗,等找到答案了再写也不迟;
没准我是在酝酿大招呢,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嘛......
结果,连我自己都意识到:再这样继续下去,什么梦想和热爱,都要无疾而终了。
03
天还未亮,被一个让我焦虑无比的梦给惊醒,再难入眠。
梦已经转瞬即忘,焦虑的源头我倒是心知肚明——目前,还有比写不出字来更让我焦虑的事情吗?
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尽管仅存的那点理智告诉我:“童鞋快醒醒吧,你已经陷入严重的‘认知曲解’的深渊了!”不信?对照一下看看:
“某某篇,我本应该写得更好的”——应该倾向
“我写得太差劲了,简直不忍直视”——过度夸大或缩小
“这么简单的主题都写不好,没希望了”——非黑即白(绝对化)
“文章都写不好,其他还有什么事情能做好”——任意推断
“我写的文章就是差,不是写作的料”——选择性概括(以偏概全)
“我就是个loser(卢瑟)”——过度引申
“只有我写的不好,别人都那么棒”——选择性消极注视
“我再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了”——情绪推理
原来,认知曲解的“九宗罪”,我已经占了八条之多!再不宽解一下自己,怕是对不起这些日子以来心理学老师的教导、拖了同学们的后腿——个人化!
好吧,这下九条都占全了。没有比这更糟糕、更低谷的了,那么接下来不管怎样,都是在“往上走”。一念至此,反倒平静了下来。
04
我决定扪心自问:
你码字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吸引更多关注数、获得别人的点赞吗?显然这个想法有点本末倒置。
但凡喜欢码字的人,固然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希望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感悟、想法和经验等给更多的人,希望能给更多人提供另一个看问题的视角......
然而,不是人家都来看了,你才写得更好;而是你写得好了,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来看。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最初选择码字,并且决定全身心投入,并不是因为这是什么赚钱的行当,更不是因为什么浮名。
相反,我一早就明白,写作是条孤独而又充满荆棘的道路。如同你独自一人奋力划着一叶扁舟,桀骜而又固执地驶向大海深处——你不知道前面有怎样的惊涛骇浪在等着你,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精疲力竭何时会被深入骨髓的孤独击中,更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到达何处......
然而,我更知道,写作就是我一直以来最想要去做的事情,是一个深埋了多年仍旧不死心的念头,是胸腔里唯一没有熄灭的那一点点火苗——只有去写了,才会安心,才会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才不会在生命尽头回首此生时全是遗憾......
我也知道,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热爱写作的人,他们也在执着追求中,也在自己的船上奋力航行。
你究竟要写什么样的文字?
一直以来关注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尝试过各种不同的主题,工作创业类,励志鸡汤类,心理类,读/观后感类,旅游见闻类,婚姻情感类,还有亲子教育类。
几乎把我这三十几年来能写的都写完了,却依旧不知道自己究竟该深度挖掘哪一类?有时甚至想过要不要尝试其它体裁,比如诗歌、小说(短篇或长篇连载)之类?要不要追着热点跑?要不要多学点营销推广之道......
越想越迷茫,越想越觉得每一条路都已经被别人走成了康庄大道而无自己的立锥之地,越想越不敢写,越想越没有信心。
有朋友见我困顿(卡住了),给我留言一堆堆,其中一句瞬间击中了我:“永远第一的是快乐!”
是啊,我原本码字,不就是因为这件事让我快乐吗?缘何越走越远离了初心、被一些杂念所羁绊?
终于,我不再纠结于“究竟要写出怎样的文字来,才能被人们接受和喜欢”,而是从“向外求”转而“向内求”:什么样的文字,才是我真正想要表达的,真正让我有感而发的,真正不吐不快的?
静下心来,更深地了解自己、更仔细地观察外面的世界;跟随自己的内心,更好地把“想说的”表达出来——这才是我现阶段该做的事情啊。
至于方向,至于风格,如同习武,练得多了,无需强求,自然能够晋级、到达另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如我采用 “观观之洲” 这个笔名时的初心:观心观外,随缘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