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集:宋金和战
704-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禅让皇位,退居德寿宫,从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登上皇位,宋高宗一路退步,至此,他终于退无可退了。宋高宗在位的35年,正是宋金双方在和与战之间艰难拉锯,互找平衡的一个历史时期,其间南宋朝廷依靠以李纲、岳飞为代表的爱国将领和人民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击败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猛攻,总算保住了半壁江山,这段历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和与战的撕扯与纷争呢。
705-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商丘古城,依然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但是,在古城的地底下,还叠压着历史上的六座都城,其中就包括了北宋的南京城,当时叫做应天府。作为南宋的第一位君主,宋高宗赵构正是在应天府登上皇位的。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初,金兵押着宋徽宗宋钦宗北撤,傀儡皇帝张邦昌失去了靠山,只能将早年被废,居于民间的宋哲宗皇后孟氏迎进宫中,孟氏得知皇室宗亲只剩下康王赵构这棵独苗,连忙派人联络,并下手书让赵构继承大统。高宗重建的宋朝,史称南宋,是北宋政权的直接延续。
706-宋高宗初登帝位,北中国烽烟四起,朝中主战主和两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高宗明着起用主战派李纲为宰相,暗地里却与主和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策划南逃。李纲精心谋划,整顿军制,恢复战力,河北河东的抗金义兵纷纷聚集,宋军力量迅速增强,不断有捷报传到朝廷,各地趁火打劫的散兵游勇也被他派兵平定。但是,高宗对李纲的各项建议置若罔闻,甚至还把他贬出了朝廷,李纲在宰相的位置上只待了七十五天。
707-李纲一走,宋高宗就从应天府轻舟快马地逃到了扬州,年近古稀的宗泽连上二十四份奏疏,徒劳地请求高宗还都北伐,最后忧愤而死,临终时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饱受异族入侵之苦的开封百姓,为失去这样的抗战派名将而悲恸不已,三日吊祭,往哭不绝。
赵冬梅:金朝方面其实一直都有,就是在战略上一直也有分歧,它内部的派别当中也有,比如说我们是把宋灭了呢,还是说就枪一把就走呢,另外还有当战争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这个占领,我们只是到黄河边上呢,还是我们到淮河呢,还是我们到长江,还是我们干脆就把宋整个吞掉呢,其实他内部一直有,它不是铁板一块的。
金人主战派希望以速战速决的方式,置新建立的高宗政权于死地,于是,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七月,金兵再度南犯。大名府,相州,濮州等北方重镇相继陷落,济南知府刘豫投降,此时,即为不久的年轻皇帝,二十二岁的宋高宗却把军国大事一概交由黄潜善、汪伯彦等主和派来应付,自己则在扬州行宫里恣意寻欢作乐,真可谓金戈铁马破空来,欢声笑语犹不觉。
包伟民:这些民族我们知道,因为历史已经不只一次的展示这种事例,尽管人很少,但他们战斗力很强,因为他是全民皆兵的,也就是他的生产组织,他平时打猎,这种生产组织,同时也是个战争组织,那么更何况我们中原地区的政权越来越文弱。
金军统帅完颜宗翰,又名粘罕,刚占领徐州,又派五千骑兵奔袭扬州,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三十,这股金兵攻陷泗州,南宋举朝震惊,二月三日,金兵攻占天长军,今安徽天长,离扬州不到一百五十里,五百骑兵马不停蹄地向扬州袭来,中午时分,宋高宗正与宫女厮混,内侍突然闯进报急,吓得高宗提上裤子就跑。
包伟民:金朝的,就是女真族的那些领导者,他是勃勃有生机的,不管是制度建设,还是经济的发展水平等等,可能跟中原地区的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最起码在军事力量上,它是非常有力量的,那么在整个政治上,它是有进取心的,因为他们民族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对于宋朝的皇帝,我想首先他不是一个,因为他们出生在帝王之家,他不是从民间出来的,也没有,其实也不可能说他有什么进取心等等,他就是一个父母亲把这么大一份家业给他了,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守家,守家业,应该不那么有开拓性,甚至于有点死气沉沉的样子。
瓜州就在扬州以南十几公里的地方,要想南逃,唯有在此渡过长江,瓜州古渡就像一位千年老人,见证了太多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时刻。方寸大乱的宋高宗仓皇间借了一条小船,由此渡过长江,表面看来这是他一人的逃跑,但贵为天子的他大概不知道,他这一步退却,整个天下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中国的历史也由此改写。扬州军民争相避敌,倾城而出,踩踏至死者不计其数,此日,金兵进入扬州,纵火屠掠,又追杀到江边,十余万人或葬身水底,或丧命刀下,侥幸未死者全成了俘虏,朝廷大量的财宝器物,文书等也被金兵缴获,若非高宗逃来扬州,这十几万人也不至于死于非命。
包伟民:到扬州以后,他跟当时的两个宰相,一个叫黄潜善,一个叫汪伯彦,问女真人在哪里,那两个宰相说,女真人还很远,那两个宰相当然是这么说,这个非常无能的两个人,那他就相信了,他就在扬州待下来了,结果女真人的追兵下来了,给他吓坏了,连夜逃,就是整个的,我想他经历过程,对他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他对女真族的军队是极其惧怕的,在他心理上,吓坏了这个是。
刚逃到南方的高宗气都没有喘过来,就遭遇了宋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兵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五日,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将官苗傅、刘正彦的带领下,直扑皇宫。当时,张浚、韩世忠、刘光世等朝中大将都领兵在外,高宗身边兵微将寡,苗、刘二人见军民的不满情绪可用,便策动了兵变,先杀遇敌不战,率先逃窜的王渊等人,再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由孟太后垂帘听政。
包伟民:苗、刘兵变其实是个内争,因为高宗一下子就从这个亲王当了皇帝了,他当然不太可能有太多的管理能力,那我们也是可以理解,所以他任用他亲信的人,必须是他自己旁边关系特别亲密的人,那谁呢,那就是宦官。另外当然就是给他当警卫的人,当时的一个宦官的头子叫康吕,他的那个警卫部队,那个都统司的长官,叫那个王渊,这两个人他特别信任。但这两个人其实不是什么好人,所以这两个人就引起公愤,因为他们在往南逃的时候呢,还自己枪东西,总之发生很多坏事。高宗带的那个都统司,就他自己周围的那个警卫部队,有两个将领就表示不满,主要是对那个宦官头子康吕,以及对那个都统制王渊,感到不满,所以他们就要把这两个人杀掉。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跌宕起伏,高宗在政治上才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他人虽然怯懦,却足够聪明,能够把主战、主和两派背后的社会心理与自己的私心统筹考量,开始在主战主和两派间玩起了平衡,直到岳飞出现,他这么玩也就更有本钱了。
杭州的岳王庙是一处纪念抗金名将岳飞的庙宇,也是杭州非常有名的一处名胜,游人络绎不绝,岳飞出身于相州汤阴的雇农之家,自幼习武,力大无穷,不到二十岁,就能挽弓三百斤,开腰弩八石。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犯,岳飞目睹其残暴,义愤填膺,毅然告别母亲、妻儿,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中,后背是母亲姚氏为他刺上的尽忠报国四字。岳飞的一战成名要从著名的黄天荡之战说起。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一月,完颜兀术突破长江天险,相继攻陷建康,杭州,明州等地,尾随宋高宗穷追猛打,宋高宗被迫乘船飘摇海上,一直逃到温州,惯于策马驰骋的金兵,不适应江南河湖纵横的地形,再加上金兵残暴的杀掠,激起了南宋军民的奋力反抗。次年二月,完颜兀术不得不逐步北撤,到达镇江时,抗金名将韩世忠率水军八千余人拦截,将十万金兵困在黄天荡。黄天荡是位于长江下游,靠近建康的一段江面,河网密布,芦苇丛生,金兵对这样的地理环境相当陌生,双方相持四十余日,金兵屡战屡败,几乎陷入绝境,最后靠火攻才冲出重围。南宋朝廷命张浚收复建康,张浚胆怯不敢进,部将岳飞不等张浚命令,主动发起进攻,转战半月,杀敌数千,乘胜收复了建康,岳飞由此威震天下。
位于江苏省靖江市的岳飞庙,是岳飞生前所建,因此又叫生祠堂。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自泰州退往江阴补充军粮,途中遇到大量江淮间流离失所的难民,于是把这些流民聚拢起来,在阴沙这个地方派兵加以保护,百姓感其恩德,在此专门为岳飞立祠堂建庙以瞻仰,岳飞一心骨粘百姓,声名由此远播。由于以岳飞为代表的抗战派的阻击,金军想通过全面进攻,快速灭亡南宋的企图难以得逞,金人于是改而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在东面,册立投降金朝的原济南知府刘豫为儿皇帝,建立伪齐政权,接管淮东、淮西和京西地区,建立同南宋之间的缓冲地域,企图以汉治汉。在西面,集中力量进攻川陕,以期控制长江上游,为迂回包围南宋创造条件。就在主战派出现像岳飞这样先锋人物的同时,主和派一位重量级人物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月,秦桧带着妻子王氏回到了南宋,王氏出身名门,秦桧是攀着妻子的裙带得到高升的。当初,金兵攻破开封,秦桧夫妇沦为金兵俘虏,很快变节投降,得到金人的欣赏和任用,从他当权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与金朝统治者是有相当默契的。
包伟民:对于秦桧和赵构来说,他们是利益共同体,秦桧要推行他认为正确的政策,那就是要跟金朝求和,不管我多少屈辱,但是我要保住我现在江南的南方地区的,就是淮南以南的那块地区,对于赵构来说,他的目的也是这个,所以他们两个是利益共同体。
秦桧一见宋高宗就建议南北两方各守其土,互不相犯,以放弃故土、停战议和来换取金朝对南宋偏安的认可,这个建议正中宋高宗下怀,马上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安排这么一个搞外交的官职给秦桧,暗喻高宗似乎知其底细。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高宗连续拜秦桧为参知政事和右相。
赵冬梅:秦桧这个人比较可疑,秦桧曾经做过金人的俘虏,而且更加可疑的是什么呢,他跟他夫人逃回来的时候,还带着婢女,带着一应的家居用度,这哪像是逃命啊,逃命就卷点细软就得了,所以他很有可能是金朝的主和派放回来的,高宗一旦决定了这个投降路线,以屈辱换和平的路线之后,高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信任秦桧是更便利的,对吧,而且秦桧能帮他挡,挡很多东西。
包伟民:就当是皇权来说,宰相在强,皇权还是要比宰相要强的,他怕的不是秦桧,他怕的是金,因为秦桧代表的是一种政策导向,我把他免了以后,金会有反应,觉得你政策导向会有变,他问题在这。
宋高宗重用秦桧,是期望他能在与金议和上有所作为,但在当时的金朝统治者还没有放弃灭亡南宋的大背景下,秦桧虽多次向金示好,却收效甚微,金人不仅连一点回音都没有,而且继续发动对川陕地区的大规模进攻,支持北宋叛臣原济南府知府刘豫,在金国扶持下所建立的傀儡政权伪齐的南侵,这不能不使宋高宗大失所望,在有心乞和不可得的情况下,怵于抗战派和全国军民的舆论形势,宋高宗不敢全然放弃抗金旗帜,加之秦桧第一次出任宰相,就与左相陷于激烈的政治斗争当中,其阴险倾侧的用心,拉帮结派的伎俩,也引起了人们的警惕。于是,在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八月,秦桧罢相,宋高宗甚至宣谕朝廷,立榜朝堂,表示对秦桧终不复用。
随着金人东守西攻战略的推进,襄阳因其特殊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宋金和战局面的焦点,襄阳各郡扼守长江中游,逆江而上可以进川,顺流而下可逼江浙,北控关中,东抚中原。当时的西北战区,由于主帅张浚轻敌冒进,南宋川陕五路大军大败,幸亏有主战派将领吴阶在和尚原、仙人关两路败金军,才使南宋川陕防务趋于稳固。但是,伪齐军队在金兵的配合下,已经占领了襄阳等地,相当于在南宋的软腹部插进了一把利刃,将半壁江山断为两截,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春,已任江南西路制置使的岳飞,上书朝廷,襄阳六郡,地为险要,恢复中原,此为基本。朝廷采纳岳飞建议,命他出兵收复襄阳,宋高宗的本意是以战求和,并不打算反攻中原,因此再给岳飞的手谕中,反复强调只准收复六郡,不得越界用兵,也不准以北伐为号召,否则虽立奇功,必加尔罚。岳飞迅速收复襄阳六郡的胜利,震动了朝廷,高宗接到捷报后说,朕虽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这也是南宋首次收复大片失地,岳飞因此被封为节度使。
赵冬梅:相比之下,他在中兴四将里资历最浅,他的军队并不是最多,但是他的军队特别能打。
在南宋诸大将中,岳飞是继刘光世、韩世忠、张浚、吴玠之后,第五位封节度使的大将,年仅三十二岁,这一仗充分显示出岳飞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因而赢得了岳家军的美称。至此,金朝对南宋的政策出现了从消灭到议和的重大转变。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底,宋金议和,双方以黄河为界,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金方同意赐还原伪齐所辖的河南、陕西等地,并归还宋徽宗和郑皇后的梓宫,以及宋高宗的生母韦氏,因为这一年是金熙宗天眷元年,所以史上又称天眷议和,宋、金双方取得暂时的和平。
包伟民:他后来是非常屈辱的,因为它对金是称臣的,这个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汉族的政权向一个游牧民族的政权称臣的,就这么一个。本来可以表现得更硬气一点,但他们没有做到,他们宁可表现得姿态特别低,宁可屈辱,那么这里面当然作为个人,像秦桧也好,像这个赵构也好,当然他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只要保住他的位置就是。那对秦桧来说,我就是要把这个议和的局面给维持下来,不维持下来,我的政治地位就没有了,对他来说,这个宰相的位置是跟政策连在一起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放弃了国家利益。
天眷议和后,宋高宗马上诏令定都临安,像金人显示要偏安东南,放弃恢复旧疆,但此时金朝内部,出现了新的权力斗争。完颜宗磐等人结成一伙,操纵军政大权,与金熙宗等形成尖锐矛盾,金熙宗便在完颜兀术的支持下,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完颜宗磐等人,由此,完颜兀术势张。他反对把归还河南、陕西作为与宋议和的条件,为了夺回河南、陕西,他要强迫南宋接受更加苛刻的议和条件。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朝悍然撕毁墨迹未干的和议,兵分四路,再次大举攻宋,此时宋高宗已再用秦桧为右相,金人撕毁南侵,给了宋高宗和秦桧当头一棒,看来一味屈膝求和,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好在南宋主战派从未放弃战斗,完颜兀术所率的金军主力在顺昌被宋将刘锜的八字军击败,退回东京,岳飞乘势反击,屡败金军,取得郾城、颖昌大捷,收复了京西广大地区。命令部将梁兴等人潜渡黄河,深入金军后方,联络两河义军,形成东西并进,南北夹击东京金军的有利态势,致使完颜兀术打算放弃东京。正当岳飞准备举兵收复中原,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之时,宋廷为了向金朝乞和,强令岳飞退兵,所复失地又沦入金军之手,一代抗金名将岳飞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
经过这第二次的宋金拉锯战,完颜兀术只得重新坐到谈判桌上,尽管局面险些被岳飞翻盘,他还是提高了议和的价码。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宋高宗全盘接受了完颜兀术的条件,议和正式达成。议和内容有,一,南宋世世子孙谨守臣节;二,确定宋、近边界为东起淮河中流,西至大散关;三,南宋每年向金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这就是南宋历史上极为屈辱的绍兴和议。
赵冬梅:我觉得绍兴和议,你君父之仇未报,而且那个仇,那就是眼么前的事儿啊 ,二十年就全忘掉了,那人就变成没心肝的了,当然如果说你这个一辈子都活在仇恨当中,是挺可怕的,但是如果说你就跟金鱼一样,只有七秒钟记忆,那我觉得也非人类啊,高宗就是有点非人类的样子,他的君父之仇,对他来说那是亲爹呀,他把他亲妈要回来了,而且还有那是何等的屈辱啊,那些个公主、帝姬,这个仇其实还是应该记得。
包伟民:绍兴和议当然是以南宋政权极其屈辱的形式给签署下来的,关键是地位上,如果当时南宋政权那些主政者,能够更硬气一点的话,大约这种对峙的局面还是能够维持下来,就当时的军事力量来看,在我自己估计啊,军事力量的估计啊,金真要消灭南宋,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那南宋要是打回去,像岳飞这样挥手一呼,就能打到黄龙府,那也是后人的一厢情愿,也不太可能。但是起码不太会导致宋金之间如此的,外交关系如此的不平等,所以绍兴和议的一个最大的影响,除了当然它带来了和平之外,从此奠定了宋金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这就是绍兴和议的一个最大的历史影响。
风波亭,本来是南宋时期临安大理寺狱中一座小亭的名字,大理寺正是当时朝廷的最高审判机关,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一月二十七日,赵构亲自下旨,将岳飞赐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被斩于临安闹市。
这里是杭州的庆春路和湖滨路交叉口,1993年,庆春路全面拓宽改造之际,曾有热心市民呼吁,在此恢复风波亭遗址,并为岳飞建立塑像。岳飞二十岁从军,三十九岁被害,一生戎马倥偬,始终战斗在抗金最前线,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以致金人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兀术在给秦桧的信中,明确要求,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一代抗金名将未能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却死在自己所捍卫的朝廷之手,其强烈的悲剧色彩,千百年来一直撞击着中国人的心灵,令后世之人对他生出无尽的痛惜和由衷的敬仰。
赵冬梅:岳飞太干净,他不续妾,不贪财,你知道这个是很犯戒的,就是宋朝人讲,说这个,使这个将啊,武人要使贪,使愚,他们讲的那些廉洁,那些讲名节的东西,都是针对于文官而言的,那些道德不约束武将,他们希望这些武将是贪婪的,是愚蠢的,然后才是好控制的。岳飞他不像是个武将,又不是一个文人,然后他又那么年轻,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岳飞跟高宗之间没有私人关系,他们之间的私人信任其实没有建立起来。
包伟民:对岳飞现在,大概讨论最多、争议最大就是谁杀了他,秦桧杀的还是皇帝杀的,有的人说秦桧杀的,有的人说哪有那么简单啊,秦桧不敢杀等等,对不对。那么就行政程序来说,岳飞这样的一个大将,那宰相的权再大,都不可能杀的,皇帝没有指令,宰相敢杀大将,在宋代绝不可能的事情。
宋高宗杀了岳飞,也夺了主战派的兵权,铁了心要向金人表示他的偏安之心,直到秦桧死后,他还不止一次地告诫,文武臣僚说:对金媾和,是出于他本人的决策,不允许任何人趁秦桧之死,对此事再提异议,动摇既定国策。
赵冬梅:绍兴和议,代价很大,南宋每年进贡给金朝大量财富,高宗本以为给了金人这么多好处就可以长久平安了,没想到,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这个和平的局面,只维持了二十年。由于在战略思想上,高宗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警惕性,宋朝没有,我觉得宋朝甚至一直到南宋,一直是在那么强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压迫之下,就是这种战略警惕,宋朝一直不够,应该居安思危。宋朝在内政的居安思危上做到了极致,但是就是在外交上,对外关系上,这个居安思危实在是太差。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亡宋之心未死的金主完颜亮,率大军气势汹汹再次南下,高宗战栗,赶紧备船,又准备逃亡,经过大臣陈康伯分析厉害,竭力劝阻之后,才暂留临安,但是仍命人暗中备好大海船,准备逃跑。此时的抗金名将刘锜已六十多岁,手中尽是疲弱之兵,宋军在两淮一败再败。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多亏临危不惧的文臣虞允文指挥宋军残部,凭借长江天险据守,成功阻止了金军渡江,加上金人内讧,金主完颜亮被杀,勉强使金军灭亡南宋的图谋归于破产。也许正是此劫,真的让宋高宗心力憔悴,于是禅让帝位,躲到德寿宫去听天由命了。
想当初,宋太祖千叮咛万嘱咐,子孙后代要时刻提防武人干政,可他却忘却了更重要的一件事,当外敌来犯,则必须要保卫社稷江山,保卫家园,忘战必危,忘战必亡。在宋金之间,和与战的悲怆余音之中,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