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追求卓越的诉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直接的联系。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突破现状的愿望,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追求优越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人的本性无法容忍长期的低下和屈从,被藐视和被侮辱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会使人产生渴望,登攀更高一级目标的愿望,已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1、自卑与超越
* 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某种环境的力量造成了孩子的自卑脆弱和不安全感,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整个精神心里产生了刺激作用,于是儿童就会下定决心摆脱这种状态,达到新的高度,以获得一种平等甚至优越的感觉。
* 一个14岁的孩子,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在要求他回忆童年时期的印象时,她说她记得在她六岁的时候,她因为不会吹口哨而极其痛苦,可是有一天当他走房间时,他竟然会吹了?他感到十分惊讶,并相信这是上天的杰作,这清晰的表明脆弱感和想象自己是个大人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 追求优越感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可以从一个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中看到他的野心,如果他渴望得到认可的愿望过于强烈,那么它往往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希望他们的竞争对手遭遇不幸,他不仅怀着这种阴暗的心,通常还会因此引起神经疾病,而且还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举动刻意的,制造麻烦。这样的孩子为了证明抬高自己的价值,会做出刻意诋毁钟伤羞辱对方的卑劣行径。
* 当我们习惯性地助长孩子的雄心,并鼓励他们多努力追求目标太大,往往会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雄心太大,会给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短时间内他们尚能承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紧张的心理压力会不可抑制的加剧。
2、保持平衡
* 许多教育者通常会采取强迫性的手段,唤醒那些成绩不好,在他们眼中没有远大目标的孩子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勇气尚存的话,这种方法有时也会奏效。但是,那些学习成绩已经接近低谷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搞得不知所措,变得更加愚笨。
* 如果我们以温柔关心理解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力和才智,通过这种方式调整过心态的孩子,好胜心很强,因为他们害怕回到过去的样子。他们过去毫无斗志的经历,不断的督促着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孩子之所以表现得不喜欢上学,是因为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转化为接受学校的要求,反而表现为对学校要求的抗拒。
* 我们不必期待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能在学校专心学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他们还没有学校的意识,他们宁可呆在家里,也不愿意上学,小孩厌学的迹象总是能够被轻易察觉如果上学迟到,惩罚只会让他们更加不喜欢学校,让孩子更加认定自己不属于学校。
* 如果父母用体罚的手段强迫孩子上学,他们会寻找放办法,他们会选择逃避困难,而不是面对解决困难。就如一个孩子总是习惯性的忘记拿书本或丢失书本,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学校生活并不顺利。这时家长对他们表示失望时,说他们愚笨无能,这些孩子到了学校,发现这些预言被证实,就会放弃了成功的希望,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跨越的障碍,并且进一步佐证了自己能力上的缺陷。
* 家长以棍棒教育子女的暴力压迫,会唤起了他们的报复意识,我们应该记住家长刻意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种特别关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好事,但这也经常将孩子推到被关注的中心位置,这样一来,孩子会将自己当作一种被斩射的试验品,并将责任归于操纵者身上,当有困难和需要担当时他们理所当然的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