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低迷,你听过用户的想法吗?

在众多类型文章中,为什么情感类文章持续低迷?答案或许有解。


内容同质化严重

情感类文章不再是以前的心灵鸡汤风格,更多的是怼、毒鸡汤、扎心语录。

因为受众不再单纯地被鸡汤洗脑,被鼓励而沸腾,而是更趋于冷静与自嘲。

从以前的鸡汤灌输到后来的扎心语录,它们有一个共同追求点:受众的痛点。

你需要热血需要激情,我就给予你;

你需要自嘲自乐,我就满足你;

你需要找个人抱怨,我就如涛涛江水,吐槽永不枯竭。

说到这,群众觉得他妈好像被人下套了。

不,这不是套,这是

你的喜好我都爱,你的情调我都晒

晒的就是每天小编们的推文。

但是的但是,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你,你,你,你们,还有他们,你们就这样欺骗我们大众的情感吗?

你们就这样肆无忌惮捕捉我们的心理活动吗?

你们就这样一篇又一篇轰炸我们吗?

对于多数受众来说,他们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情感类肯定也不止一个。

对于每天翻看的文章也是很多的,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多。

但是,凭什么让他们已经看过了好几篇相似文章后再看你的文章?

你能带来改变吗?

你能带来惊喜吗?

如果不能,不要怪粉丝不支持你,因为他们也需要时间去做支持自己的事。

当受众看到一篇文章后不再是“我好像在哪看过”,“好像曾经看过”,“好像看某某写的也是这个”,那就离高潮期不远了。


追逐优质内容

你都不如我们一般人,你拿什么指引我?”

在这个焦虑成瘾的时代,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指引,而不是你的鸡毛蒜皮。

你的内容写的是什么,它对我有所帮助吗?

它能了解我内心的困惑吗?

你能给我什么精神指导的反馈?

我要的很直白,你能给吗?

如果能,我愿意为你倾覆我的时间与精力。

我非心肠坚硬之人,我也是被焦虑苦苦紧逼下做出的优质方向的选择。

追求好的事物是人的天性,对于文章的优质内容选择上也是如此。

我也是深受自身低质能力的威迫下做出的抉择,我想要更好的提升自己,不再游荡于低质能力的边缘。

这可能会是众多受众对于优质内容选择的心灵独白,我也觉得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我能力提升,为的不再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寝食难安。


营销的泛滥

“看到你的前奏,我都猜得了结尾。”

你的文章题目深深吸引了我,我带着感情,带着情怀奔赴赶来,而你却浇灭了我的热情撕开了我的情怀。

你写着那个逆袭的姑娘,我本全神贯注准备聆听这场惊心动魄的反击大战。

你却戛然而止,一人、一扇、一护肤美丸。

对于众多粉丝的心是不容易接受的,因为只是想听听你对某事物、事件、情感、现象的看法或见解理解。

但你却猝不及防地来了颗安利,炸的受众心力交瘁。

这种过强烈的营销,在情感类文章中极具失落反差冲击力,请用好你的安利。

当然,不是说不开展营销活动。

我们生活的周遭都在无止境开展这种活动,因为有了价值的等价交换,我们才有了经济活动。

这是合理且美好的。

正如你在网上看中了一款风衣,洒脱帅气,你有购买的欲望,这是你追求美的直观心理活动表现,有错吗?肯定没错呀!

网站的营销促销活动是合理且符合消费者心理期待的恰当营销,这便是合理化的。

当你被无价值无止境的聒噪宣传所打扰时,便是不合理不恰当的营销活动。

情感类切忌营销泛滥,因为感情经不起溃烂。

我们不是不再谈论情感与情怀,我们只是不再肆无忌惮。

我们只是静一静,沉淀沉淀,毕竟

缺少了情感,我们还能仰望点什么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58评论 4 26
  • 盼望着,盼望着,我们期待已久的游戏终于可以玩了。宋老师老师答应我们表现好奖励我们一次玩游泳,同学们的心情又激...
    聪明屋阅读 3,841评论 1 1
  • 哲学家齐泽克认为,爱上一个人,即fall in love,是一个“事件”(event)。用中文的思维去理解,不妨把...
    顾kiki阅读 3,6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