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朋友多起来,话语圈里也难免不出现对他人的谈资。
这对我来说,不免是一种冲击。父母都是不传话的人,深谙其道。这种教育使我很好的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观,能看到几乎所有人的优点,在界线模糊时也能为别人找到开脱表示理解,同样对自己的做法也颇有说辞,甚至一厢情愿的知晓世间丑恶然不动声色。
大部分时候,我看到的世界都是美好的。
不看急功近利,看他们上进有追求;不看阿谀谄媚,看他们努力维系人际。我索取我欠缺的,在加上我岿然不动的原则和三观,自以为活的明白。
这听起来不免有些胡诌,但是我目前人生修为的方式。
起初,先生说我不该因一人三观上的瑕疵而对其作为全盘否定。可以不交心,但看实干。换句话说一个人在上午还可能做了件坏事,下午就做了件好事。但我总以为一个人用阿谀或种种我认为错误的方式做的实事不带私心,怕是很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生命角度来看,无论地位还是人际,都是一种短视行为。
流言多了,与人照面也不免想到些许阴暗面。
像光照进罪恶的塔,这束光也有了罪恶。
我用包容心走出这种身心的不和谐,好在这种方式也能包容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