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
五岳的说法始见于《周礼•春官•大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
《尚书•帝典》:有舜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岳。
《禹贡》曰“太行恒山”。
《尔雅》称:“恒山为北岳”。
《通鉴》记载:公元前一千多年前,西周第二个皇帝周成王,“巡狩至北岳,北方诸侯朝于明堂”。
《尚书•禹贡•导山》记载秦始皇东巡时过“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前汉书》中载:汉武帝天汉三年春三月(公元前98年),到泰山修封后,又亲临恒山进行祀祭,举行了“埋元玉”典礼,并将恒山第一次封为神。
《汉书•郊祠志》记载,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西汉第十位皇帝)神爵元年定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封北岳为安天王。
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2年)加封为安天王圣帝。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天下后,又将北岳加封为安天王真元圣帝,承唐制,祀北岳,并且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北岳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第三年,下诏改称恒山之神。
《北岳庙》唐•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登恒山》金•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
以上,是北岳恒山的一部分历史典故,但是,这些与我们现在熟知的山西浑源县北岳恒山没有一毛钱关系。
因为北岳恒山在满清入关以前,一直是指现在河北省保定市境内的北岳恒山。恒山,又名岱茂、玄岳、镇岳等,俗称大茂山,《方岳纪要》记载:北亘云蔚,南连正定,为河东河北捍蔽。《太平御览》:茂山,恒岳之别名。汉代为避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前157年)讳,恒山改名常山,后来这附近的真定(正定)出了个蜀汉五虎将之一的赵云赵子龙,以常山为号。
一直到了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鞑虏头目爱新觉罗•福临为了彰显建奴入关统治中原,要以汰旧布新的名义刷刷存在感,下旨改北岳恒山为山西浑源县境内,于是三千多年的北岳恒山改了传承。
至今在保定曲阳县存有北岳庙,是满清入关之前历代帝王祭祀北岳的正统。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经历代修建,其中主殿德宁之殿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元代单体建筑。庙内有碑廊碑楼,魏至民国碑刻300余通,其中唐天宝七年《大唐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碑》、北宋皇佑二年《大宋重修北岳庙之记碑》、元至元二年《大元封加北岳手诏碑》、明洪武《大明诏旨碑》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