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意】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在社会上立足,四十岁洞悉宇宙大道,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自觉承担起用道义匡正天下的天授使命。六十岁能顺从自身的有限性,并以此有限来抗阻、承担、建立,彻底把握自己的命运。七十岁,已经修炼得人心与道心合一,无论怎样放纵欲望,都不会逾越天道的法度。
明代思想家顾宪成称:“这是吾夫子一生年谱,亦便是千古作圣妙诀。”既是夫子一生年谱,解读此章就应结合其生平经历而论,而不能脱离夫子具体的生命实践,单就志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等字词的含义上去发掘。我读了十几本历代名家的《论语》注本,鲜见夫子的血肉身影,多从字词上训诂,将吾夫子的一生分割成一个个彼此独立的单元块,未能探究每层境界之间是如何递进,如何关联,如何连成一个波澜起伏的整体。譬如“耳顺”,有人释作“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而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这只是“耳顺”的字面意思,说的也是某项具体的行为,未能总体概括出夫子在六十至七十这段岁月的精神气象。且六十岁的夫子正在周游列国途中,常遭遇一些隐士的嘲讽,他虽未与之争辩,但也显然并不认同他们的选择,仍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又何来的“舍己从人”、“无所违”。其实夫子在《论语》里有多处关于“不惑”、“而立”、“天命”等论述,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等等,我以为,都应结合进本章去阐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古代命数法,在整数与零数之间加“又”,而“又”字用“有”字代替,“十有五”就是十五岁。孔子十五岁志于学,学什么呢?根据《大戴礼.保傅》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外就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艺焉” 。古人八岁就上学,先学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从业技能。“束发”就是十五岁。十五岁后开始学大艺,大艺应该就是类似于《六经》的王官之学,也就是探究宇宙规律和人生道理的学问,这学问可以说终身都学不完。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立志终身学习。“志”字的本身就包含着学习。它是由“士”和“心”组成,士在古代是指读书人,那“志”就是读书人的心之所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从世间千变万化的现象中提炼出永恒不变的“道”,在人生复杂多样的诱惑中守住本心。所以“士”字是由“十”和“一”组成。“十”就是指多变的现象和诱惑,“一”是指道和本心。人生立志是为了实现从自然人向理性人的转化。那些立志升官发财,或者以某项职业作为志向的,其实都不叫立志,因为这些志向仍停留在满足自然人的肉体需求上。从“志”的结字来看,人的志向有且只能有一个,就是学习。
“三十而立”。立,是指能在社会上立足。一个人要在天地间立起来,一方面经济自立。孔子三十时创办私学,有了养家糊口的职业。另一方面要知礼。光有经济能力,哪怕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只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能知礼。《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人从禽兽中进化过来的标志,不是语言,而是礼。比如动物没有婚礼,父子合用一个性配偶,所以永远是禽兽。而人懂得同姓不能通婚,制定了婚嫁之礼,所以人就从禽兽进化成人。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20.3)。一个人若不知礼的话,就无法在人类社会立足,因为他在人眼中等同于禽兽。春秋是以礼乐立国的朝代,一位士人若不懂礼,就得不到重用;一个国家的国君或卿大夫不懂礼,就会有失国格。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鲁国上卿孟僖子陪同鲁公出使楚国,因不精通礼仪,在外交上出了洋相,回来后潜心学礼。临死前召集属下道:“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礼是一个人的主干,无礼就无法立身。又道,“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孔子是圣人之后,圣人中有贤明德行的,若不当国君,后代必有闻名于世的人,现在就要应验在孔丘身上,所以你们一定要向孔丘学礼,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师事孔子。由此可见,孔子三十岁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礼乐专家,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外国国君访问鲁国,常召孔子入宫请教国事。孔子的学识和人格已在人前立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故曰“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从“而立”到“不惑”是学业晋升、觉悟提升的过程。怎样才能不惑?最要紧是养成判断力,不为身体的欲望和社会的主流价值所迷惑。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具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自己要做的事须具有专门的知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孔子四十以前的学习,多是常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且已成为一位多才多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专业人才。年轻时的他汲汲于世、锋芒毕露,渴望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和重用,改变自己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但他所掌握的专门知识,只能应对某方面的工作,他还没有从复杂变化的事理中总结出一贯规律和原则,故在求仕过程中一再受挫。他在挫折中沉寂,更为发愤向学,探寻宇宙大道,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篇7.11) 富如果合于道而可以去求,即使是给人赶马车这类下等差事,我也去做。如果不合于道而不可去求,那就还是选择自己爱做的事。当时的鲁国朝政是无道的,国君驱逐在外,世卿执掌国政。他觉得为这样的朝廷效力,领取俸禄是可耻的,那还不如做他喜欢的事。所以,孔子从37岁到51岁,这十四年中一直遁隐杏林,埋首于教学和修编《诗》、《书》、《礼》、《乐》等古代典籍,断了做官的念头。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五十岁时,天下众恶滔滔,礼崩乐坏,而鲁国,先是世卿夺权,后又陪臣执国命,局势混乱如永夜。孔子经过十几年埋头苦读,其学问越来越大,社会声望也越来越高。不断有人劝他出仕,统治阶级也频频向他投来橄榄枝,加之他的弟子们个个满怀治国之志。他心头原已熄灭的入世之欲复燃。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2)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周文王死后,周代的礼乐制度文化遗产不都保存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也不能掌握这种文化了;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他将自己视作周代礼乐文化的承继者和布道者,既然上天将斯文传授于他,那他就得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救世的使命,这就是“知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此处的“命”是指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实现他的社会价值,方可称为“君子”,所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若只专注于自身的学问精进、修养提升,而无视天下苍生之苦痛,非为君子之道也。孔子说:“仁者不忧”。大凡忧之来处,无非二端:一为成败,一为得失。知天命后的孔子再度出仕,已将个人的成败得失置之度外。他明知凭其书生的微薄之力想力挽狂澜,肃清天下秩序,如蜉蝣撼树,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仁者的信条是: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就不会失败。仁者从不会从结果来权衡行动,而是从责任、义务出发,因为不这么做就会不安;做了,即使失败,也虽败犹荣,无愧于心。
“六十而耳顺”。关于“耳顺”,历来众说纷纭,文章的开头已谈到一种,即擅于倾听不同意见。此解过平。郑玄解为:“闻其言而知其微”,就是闻听事之然,而知其所以然。能从事情的结果推知原因,也可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耳顺,就是孔子所谓“不知言,无以知人”,就是世事洞明,此解更进一层。结合孔子在六十阶段的经历,我以为耳顺,就是顺命、顺道、顺其自然。孔子“知天命”后,他再度渴望为世所用,重建周王朝礼乐盛世,可四处碰壁,四处遭受冷遇。以至于像公山不狃、佛肸这样的叛臣向他投来橄榄枝时,也会跃跃欲试。他急切地想找个平台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甚至不顾其所投奔的对象,是否合乎礼制道义。而到了“六十耳顺”的阶段,这种焦躁的心境已然平复,变得理性而从容。当卫国出现“子为君、父在外”这种悖礼的局面时,卫出公很想得到孔子这位周礼专家的辅佐,为其正统地位加重份量。孔子拒绝了,说“必也正名乎”,要求他们父子和谈,以礼相待。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他很清楚卫出公召他出马的用心并非在礼乐,他也预见到这种“名不正”的局面难以维持长久,这就是郑玄所说的“闻其言而知其微”,故在机会利诱面前毫不动心。心地光明,无欲则刚,此乃“勇者不惧”也。知天命后,还要顺天意,眼光放远,不强作,亦不气馁,认定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并以此有限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实现对命运的彻底把握。
“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遵从义。也有人说,“从”字读“纵”,放任义。矩,曲尺,引申为一切言行之法度。圣人达此境界,一任心之所欲,放纵心之所至,不复检点管束,而无不合于规矩法度。此乃圣人内心自由之极致,与外界所当然之一切法度自然相洽。学问至此境界,己心与道心合一。天无所用心而无不是,天不受任何约束而为天下准绳。圣人达此境界,共人格之崇高伟大可比拟于天,其学也无可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