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在我的听课记忆里,好像是唯一一位全程站着讲课的老师,她的态度真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敬业。她的课结束时,我有看到李老师一直在使劲的眨眼,应该是眼睛疲劳过度的缘故。但是还是耐心温和,面带笑容的和举手上麦的老师进行交流,着实又让我感动了一把。
我是一个不太懂的欣赏诵读的人,我也只听过《当你老了》《蜀道难》这样的课本上的诗篇。对于一些综艺节目的朗诵节目,我一般都直接换台。我不喜欢听朗诵的原因,除了没有掌握诵读技巧,发音不好听,吐字不够腔圆等客观原因外,究其主要个人原因,是由于见识浅薄,对诵读的材料理解不到位,不能进行有感情的诵读。那么何为朗诵呢?
何为诵读
诵读,释义为念;熟读;背诵。亦指诵读诗文时读出声音来。出自《三国志·吴志·阚泽传》。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道耳道心道,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诵读的技巧就两个词四个字——气息、节奏。这就是典型的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了。想要达到高级标准,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是需要不断地坚持练习的。
诵读的好处
李老师向我们抛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的挫折和困难。究其原因,李老师给了两方面的答案。一是身体缺乏磨练,而是心灵不丰满。独生子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处于被照顾的状态,脱离劳动,虽然学了很多知识,技能,和技艺。但匮乏的是身体的磨炼和精神的滋养。所以当在真实的生活中遇到一丁点问题,就容易解不开,就会感觉天塌下来了。
多诵读,在一遍遍的练习中对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表现力越来越强,情感更加丰富,内心更加饱满。
有底气走上舞台,是对自我的超越,也是压力的释放,感觉痛痛快快的。
声音的变化——越来越好听,会用气了,不累嗓子了;
精气神的变化——团队的士气出来了,自豪感,庄严感;
新课标要求朗诵
在新修订的语文新课标上,对小学阶段的朗诵做了具体实施建议。“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低学段阅读目标的“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学段阅读目标的“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高学段阅读目标的“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都多次提到朗读。
朗读和诵读的区别(百度百科)
一、含义不同
“朗读”是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它本质上是一种“念读”,其主旨是将书面文字清晰准确地转换为相应的有声语言传递给听众,它不追求以情动人的艺术表达,而重在以义喻人,即追求听众对朗读文字全面、准确的理解与理智的思考。
”诵读”则是更高层次的朗读,是一种语言表述的艺术表 现形式,要求对文章进行艺术处理,通过朗诵者借助语速、轻重、停顿等等表达技巧,将朗诵材料转换为一种艺术表演,因此,具有表演的成分。它呼唤的是听众的情感共鸣,追求的是使听众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的艺术感染力。
二、使用范围不同
朗读的使用范围较广,凡是文字读物都可以朗读。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散文、小说、戏剧、相声;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社论、新闻、打油诗、绕口令、家信、招聘广告、寻人启事、数学物理习题等等,无一不可读;
诵读的使用范围则相对较窄,一般以诗歌与散文为主,少数的童话、小说和戏剧也可以朗诵。不是有“诗朗诵”“散文诵”之称吗?它对文稿的艺术特点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如寻人启事、数学物理习题可以朗读,但是如果是用来朗诵,听者就难以接受,并且会让人啼笑皆非。
三、所处的位置身份不同
朗读者所处的位置是本色化的,而朗诵者所处的位置是艺术化的。朗读进行时,朗读者所置身的位置的性质没有变化,教室就还是教室,地头就还是地头。朗读者的身份应该是朗读者自己,朗读者的他既不完全是文章作者的代表或化身,既不扮演,也不能替代,更不是演员。
但是同样还是这些地方,诵读者所置身的空间就实际上发生了变化,有形无形的构成了一个“表 演区”。这一块“表演区”的性质随着朗诵内容而发生“纵横千万里,上下数千年”的变化,并且,听众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避免进入“表演区”,以免干扰朗诵者的表演,因此,诵读一般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而诵读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朗诵者的身份是“演员”,是扮演成另一个“我”来抒情表意。
四、声音要求不同
朗读对声音再现的要求是接近自然化、本色化、生活化的,但它又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它比自然口语更准确、更生动、更典型、更具美感。它要求做到“不火不炆、恰倒好处”。过于夸张,容易给人装腔作势、假情假意的感觉;过于平淡,像“拉家常”一样,又显得乏味。正如齐越说“朗读 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不要要求用一种不同于谈话的不自然的声音朗读,就是说,不要拿腔拿调”。徐世荣说“表情达意的语势有一定的限度,自然适当地读出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等等语调语气,却不过多地做艺术夸张,是质朴平正,字字落实的朗读,而非意气纵横,声情起伏跌宕的表演”;
诵读对声音再现的要求则应是风格化、个性化,甚至可以是戏剧化的。它要求朗诵者将自己对作品的体会,通过音量大小、音区高低、节奏张驰等方面的变化,正如叶圣陶所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凝结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并撼动听众的心灵。
五、规范程度不同
朗读以听者全面准确理解表述内容为即可,因此,对朗读者的语音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一般情况下,朗读者应当选用普通话,但在特定环境、特定前提,在听众听得明白、能够准确理解的前提下方言朗读或穿插方言朗读是允许的。而朗诵注重以语言艺术魅力感染听众,一般要求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这样才能够艺术地、完美地再现作品的内容。用方言朗诵,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听众是难以接受的。
六、态势不同
朗读一般是“念读”式的表达,可以手拿文稿进行,它对朗读者的形体、手势、眼神、表情等均无明确的要求,在态势上,可以站着读,可以走着读,可以坐着读,朗读的任务是传达而不是表演;
诵读属于艺术性的表演,它要求在朗诵过程中,形体、手势、表情、眼神都应该和谐统一,协调配合,以强化艺术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朗诵必须脱稿站立表达,因为手持文稿不利于形态体、态势与朗诵内容的协调配合,过多的看稿还会限制朗诵者的表情、眼神与听众之间的交流。
七、教育性不同
朗读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朗读的职能和使用的效果上。朗读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其主要作用是向听众传达作品的主要内容,通过作品中所蕴涵的思想性知识性直接对听众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
诵读是一种“征服”的艺术,它借助于朗诵者独具魅力的音质音色,鲜明流畅的语流节奏,丰富熟练的语言技巧,为那些文学作品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它飞向听众的心中,震撼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一种钩魂摄魄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征服力,是朗诵的最高境界,也是朗诵艺术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
诵读的技巧、经典诵读训练手册
诵读训练的标准解读——
一、初级标准
字正腔圆,声音响亮,有节奏,有情绪。
效果是让人听清楚,听明白。
二、中级标准
字正腔圆,声音比较立体,节奏有变化,情绪有起伏。
效果是让人听着感觉舒服,有一点味道了。
三、高级标准
字正腔圆,声音立体圆润,节奏变化丰富,情绪饱满有感染力。效果是把人带进作品,让人产生美感和向往。
教学中有意加强诵读训练
诵读一般都出现在语文这种表现形式上,但并不是语文教学独有的。现在我们班里学英语的状态就是“哑巴英语”阶段,无论是读课文还是情景剧扮演,都是一个调调,没有疑问的语气,也没有感叹的感情,更不懂得断句,就那么平平淡淡的,没滋没味。提问个人对话的时候,有的学生声音高,但是很直白,没有感情。有的学生嘤嘤嗡嗡的,不敢说。即使我经常说,大胆开口不怕出错。但是有些胆小的孩子出错了还是会紧张,不敢开口。
想让孩子开口大声读——朗读——诵读,作为老师的我要提前备好课。在听课的当天,我就参加了石朝莉老师的《我的声音最美》打卡小活动。首先我要在群组织学习中,学习怎么朗读,琢磨技巧。
诵读讲究字正腔圆,那么我就多联系说普通话,把自己朗读的东西用手机录下来,然后反复听,了解发音不好的地方,改正。
诵读讲究声音响亮,那么我就要学会用气发声,恰好在17年张老师讲过教师口语的训练,是该好好练习发音,光凭嗓子大吼大叫,不会换气是愚蠢的做法。
诵读讲究有节奏有情绪,那我就要多读书,多学习朗诵材料的内涵。只有了解材料的内容及写作背景作者情感,才有可能发出合适的声音。
诵读是更高层次的朗读,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 而是坚持下去才会有希望。
我在学习的时候,也不能让学生“干等”我的成果。我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诵读的技巧深入到学生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不能掌握的时候,学生未必不能做得更好。学生的思维更发散,不囿于固有观念的束缚,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创造。而老师,仅仅只是一个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