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day1#
大学时,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名字叫作liu nian,这个名字的发音对于四川人来真是致命。整个大一期间,我每次叫完她的名字,她都会哈哈哈哈大笑,然后看着我说:“娇,跟我一起念,liu~~lian ,噢不,niu~~nian。”然后说完,接着哈哈哈大笑。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自己nl不分的问题。但是虽然知道他们发音的区别,也并没有可以去纠正练习,毫无概念地考完了普通话二甲就再也没管过什么发音问题。
后来回到四川,当听到四川的朋友发n和l音时,发现这是四川人的通病。曾经听到过朋友夸赞说普通话很标准,原以为自己在北京上了四年学,加上目前的工作日常用语也是普通话,加上别人的肯定,所以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普通话会有特别多的毛病。然而,最近学习有声演播,基础课程从普通话开始练习。上课后发现有很多同学的发音真是标准,其他的,哪怕听上去不是特别好听但我也指不出具体的毛病。
直到自己上麦练习归音吐字后,老师指出我存在的问题,包括调值(尤其上声不到位)、nl音,前后鼻音,jqx等。听了两个不同的老师指出的毛病都是如此。
这时,我才意识到,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曾经你没有刻意去纠正的问题,以为绕过就没有了,某个时候任然会不经意地重新出现在你面前。
这让我想起另外两个学生时代的故事。
高中时,班上分科后新来一个女生,理科成绩特别好,但是英语成绩一般,一直拖其她成绩的后腿。因为住在一个宿舍,每天晚上熄灯前后,都能听到她打开复读机,小声播放课文磁带,然后一句一句跟读。到了期中,她的英语成绩突然在班上到了冒尖的位置。也许这就是针对性练习在课程学业上的体现,形成一个练习、得到反馈的闭环。当然,我们高中时还有一个大家公认的、老师推崇的学习方式:错题本,我想它算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外一个故事是,我大学时很喜欢打羽毛球,有段时间经常去打,球技也进步得很快。然而没过多久,球技似乎就到了瓶颈期,随便打打还行,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完全毫无招架之力。后来,我的一个学体育的朋友告诉我,从我握拍到挥拍到跑动,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小的问题。后来,我看到他们上专业课时,光是练习挥拍都要练习好几个小时,不断进行刻意练习,从而达到最佳状态。而作为业余选手的我们,每次去球场都是迫不及待的和朋友开始打比赛,觉得好玩儿,如果要一直不停重复训练某一个动作,则会觉得特别无聊。这也是为什么球技无法保持进步的原因。
刻意练习有三个步骤,Focus,Feedback,Fix it,即确定要专注的领域,找寻专业的指导得到反馈,然后不停地调整纠偏,直到达到最佳状态,
刻意练习适用于很多场景。路漫漫其修远兮,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