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回顾刻意练习的笔记,有了些新思考。
对于简书日更,大部分日更作者进行的写作练习,是有效的刻意练习还是无效的天真练习呢?
结合刻意练习原则以及自身的体验,我更倾向于后者——无效的天真练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首页刷出的大部分文章类型几乎都是随笔,而随笔和日记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可以公开一个较为私密。
叶圣陶先生说随笔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练习,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写成流水账。可我从首页看见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流水账,记录着作者的生活日常,又或者某个亲朋邻居的琐事。
不知是因为最近看了几篇家庭琐事的文章,还是简书里这类文章本就偏多,首页推送的几乎都是类似的吐槽文,或者个人生活文。怎么说呢,这类“文章”给我的感觉是并不是文章。
它们只不过相对于某些吐槽文字的篇幅长些而已,本质依旧是无主题、无价值、无意义。
或许这段评价对简友们来说有些严厉,但我的真实想法就是如此,尤其回顾刻意练习法则之后, 我更加坚定的认为——
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日更,对写作提升没有任何帮助,且永远不会练习出写作能力。
毕竟,真正有效的写作练习要具备四个特征:
1.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比如我的写作内容要对什么人有帮助,我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注意力完全集中的专注练习。这条更多是说音乐、体育竞技等领域的练习,但写作同样需要专注,唯有专注才能创作出好内容。
3.包含反馈有目的的练习。比如专门设定主题进行创作,然后投放到相关需求的问答里,收集后期反馈。有反馈的练习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才能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升。
4.能够不断走出舒适区。当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思维就会固化,能力就会退化,慢慢的也就写不出或写不好其他类型的文章了。
我一直恪守刻意练习原则去提升自我能力,目前最为重视的是写作以及思维的提升。
所以平时进行的练习,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换个角度来说,一个是大量输入,用来提升认知。一个是大量输出,用来磨练写作技能。
阅读分为读书和文章,每天投入两个小时。写作是分平台进行,简书日更用来训练手感,每天更新一篇,练习基本的输出能力。我对日更的要求是不写流水账、不写家长里短,最好是分享个人思考见解,以及某些方面的经验。
除简书以外我还进行另外两个平台的创作,这两个平台的写作要求更高一些,算是“有目的练习”。以某个主题为核心,分享自己的经验见解,这种创作对写作能力有很大提升。
不过目前也进入了瓶颈期,阅读和内容创作都不在状态,需要停下来认真复盘改进。
完成这周的内容创作任务之后,我会抽几天时间重新规划接下来的任务,有人说意识到自己处于瓶颈期就说明要进步了,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