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格外感慨。
那天我们一家人去逛宜家,买完东西在美食屋排队买冰淇淋。我抱着儿子,女儿和太太在我旁边。
排队的人很多,女儿似乎很无聊,爬到排队隔离栏的栏杆上去。我们前面是一个男人带着一个五六岁大小的女孩。
太太于是说,看,前面有个姐姐耶,要不要和姐姐打个招呼呀。
女儿最喜欢和大姐姐一起玩。于是笑着对姐姐说,姐姐,我来买蛋挞啦。
女孩看着这个小妹妹,没有表情,像是刚睡醒的样子。那位爸爸说,你也给妹妹打个招呼吧,说你是来买冰淇淋的。
女孩不动也不做声。男人又要求了两次,女孩还是老样子。
男人生气了,说,你不说话我们今天就不买冰淇淋了,我们走吧。说完拉起孩子的手,做出想离开的样子。
女孩眼里噙满了泪,使劲挣脱想留在原地。
太太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显然没有料到自己无心的一句开端,会引来如此大的纠缠对抗。她对男人说,没事,孩子不想说话就不说,快要排到你们了。
男人此刻像一只发怒的狮子,根本听不进任何话语。他还在继续训斥加威胁地让孩子回答。他一直重复着,快告诉妹妹,说你要买冰淇淋。声音一次比一次大,带着不可违抗的命令式口吻,整个队伍的人都安静下来,听他严厉地苛责孩子。
我不知道男人是面子思想作祟还是有强迫症,如此反复而凶狠地要求着自己的孩子。
我心里也难受起来,因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一个不喜欢随便开口和人说话的孩子。
每次家里来了陌生人,或在街上遇到一些不认识的人,妈妈总会让我喊,这是高叔叔,叫王阿姨啊。
开始我会按妈妈说的做,可那些不认识的人,上来就是一阵摸头,就像和我很熟的样子,紧接着问我成绩怎样,喜欢上学吗之类的话。
我当时成绩中等,妈妈只好说,他成绩很一般,就是贪玩。
一听这样的话,我心里更不舒服了。没有人愿意当着陌生人的面被否定,尤其是一个幼小的孩子。
所以后来,我便不再按妈妈的要求和刚见面的陌生人打招呼了。妈妈为此很生气,不过也拿我没办法。
成年后,妈妈对我说,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内向的孩子,想不到你在别人面前也有滔滔不绝的时候啊。
她哪里知道,所谓内向与否,只在于孩子当时是否想说,是否想在那个人面前说。
人和人之间的确有气场一说,遇到一个人,没有原因,就是不愿意和他说话交谈,不愿意和他成为朋友,这并不代表孩子内向,只是因为这个人和他没有交集,不是同类。
况且,即便一个孩子内向,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没有人规定外向就是好的,内向就是坏的。可能是国人自古崇尚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人,所以误以为不爱表达不喜语言沟通就是一个人的弱点。
那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内向的也不在少数,亚伯拉罕·林肯,曼德拉,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都是性格内敛沉默寡言的人,然而他们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让世人铭记。
沉默,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内向的孩子更专注也更敏锐,他们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上,摈弃那些与己无干的东西,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就。
对待不愿意说话的孩子,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尊重。或许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也尊重你沉默的自由吧。
回到那天的场景,后来女孩没有被父亲的软硬兼施所妥协,倔强地没有说一个字。男人极不情愿地买了冰激淋带着孩子离开,走到餐厅门口,听见他和太太说,这孩子,没救了,不说话。
他太太说了什么我没听见。只希望女孩,不要被这次的经历所惊吓,变成一个再也不随便开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