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叫想象。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她的故事吧。
听想象的妈妈说,想象刚生下来的时候,并不是探着小脑瓜好奇地研究这个世界,而是“木若呆鸡”,一脸茫然地静静待在妈妈身边。这番表现,着实让想象的妈妈捏了一把汗,好在想象哭闹吃奶一切正常,妈妈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了些。
想象虽然不知道自己刚出生的样子,但是凭她对自己的了解,就可以想象出自己当时的神情。她想,我那时一定是飘飘然悠悠然不知所以然的……
想象的妈妈说,想象在婴幼儿时期是很笨的,不仅学不会坐立和爬行,说话也是比其他孩子晚了一些。脸上依旧是呆呆的表情,浑身上下透露着一种呆萌呆萌的气息。
这些想象是相信的,她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几乎每一张都让人禁不住赞叹: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傻乎乎的……的确,想象小时候是干过不少傻乎乎的事的儿。
当想象学会自己拿奶瓶的时候,就注定了奶瓶们被摔坏的命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象手里有奶瓶,她总会扔掉。想象喜欢扔奶瓶。稍微大一点时,想象就喜欢这样:把奶瓶里的奶水喝到一滴不剩,然后站在楼梯的最高一层,把奶瓶扔下去……此时想象要做的就是,静静地欣赏奶瓶的掉落过程,观察那条完美的抛物线。这个喜好一直延续到想象断奶,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被想象摔坏的奶瓶数目之庞大!这一点,我们不能向她学习。
想象起过水痘。我们都知道,起水痘是一件很难受的事,因为皮肤会有痒痒的感觉,可是水痘不能挠,挠破了会留疤。于是想象就只能喊出来:“痒痒……痒痒……痒痒……”。这个时候想象的奶奶和妈妈就会用药水擦想象的水痘,希望可以缓解一下。可是想象却觉得越擦越痒,最后想象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喝奶。要知道,想象最喜欢喝奶了,她想,如果我喝着奶是不是就忘掉痒痒的感觉了呢?于是想象要来了奶瓶,心满意足地喝起了奶。效果不错,想象难受的感觉是减少了一些,想象于是嘟囔着:“痒痒……痒痒?……奶……奶?……”
后来,想象一家搬到了家属院,想象也多了一个好玩伴,那就是她的小表哥。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阵子。
那时他们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为了奶奶接送他们上下学方便一些,他们住在了一起。说起想象的小表哥,他是一个让想象又爱又恨的人。他总是欺负想象,经常把想象气得嚎啕大哭,自己却在一边哈哈大笑!
就拿吃饭这件事说吧,有一次奶奶做了好吃的蘑菇,本来是小表哥一碗,想象也有一碗,可是小表哥吃完了自己的那一碗后,就会抢想象的那一碗。我们想象还没有吃饱啊,想象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着急地哇哇大哭。小表哥一边吃着蘑菇,一边大叫着:“你不要哭了!”想象越发害怕,哭得更大声了。这时小表哥竟然攥紧了拳头,使劲敲了想象的头!想象越来越委屈,可是除了哭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只能哭。等到大人赶到,想象已经哭不出声音了……
想象的妈妈问清楚了事情的缘由,就告诉想象:“蘑菇有毒!我们想象不吃蘑菇!让他吃去好了!”想象点点头,听了妈妈的话。于是上三年级之前,想象都没有看见过蘑菇这种蔬菜。她也一直认为,蘑菇是有毒的。再次见到蘑菇,是想象三年级的时候,大家都说蘑菇没有毒,并吃给她看,想象这才放心地吃了。
当然这是他们不愉快的小插曲,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和睦相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