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十六观全图
1. 访庄:拜访与庄子思想相契合的友人,交流人生哲学,寻求心灵的契合。
2. 酿桃:利用桃花或桃子酿酒,享受酿造过程中的乐趣和自给自足的满足感,融入自然,追求自由和宁静。
3. 浇书:苏东坡称“晨饮”为“浇书”,以酒来开启新的一天,寄托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 醒石:陶渊明常醉眠在大石上,称之为“醒石”,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5. 喷墨:泼墨作画,表达情感,展示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6. 味象:体味观照眼中的自然景象,如南北朝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和谐。
7. 漱句:饮酒赋诗,陶冶性情,如西晋文人孙楚与知音王济讨论隐居生活时提到“枕石漱流”。
8. 杖菊:持杖赏菊,象征高洁与坚韧的人生态度,是对隐逸品质的自我认同和外在展示。
9. 浣砚:清洗砚台准备书写或作画,修身养性,是隐居生活中营造文化氛围的一种方式。
10. 寒沽:在寒冷的天气中外出买酒,享受那一份超脱与闲适,酒成为精神慰藉的重要来源。
11. 问月:独坐于月下,自省内心,寻找内心深处的答案,月亮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也体现了古人的哲学思考。
12. 谱泉:谱写泉水的乐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延续了历代嗜茶的文人雅士的传统。
13. 囊幽:将琴等乐器装入囊中妥善保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14. 孤往:独自漫步山林之间,享受孤独之美,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说:“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15. 缥香:古人常用青黄色的丝织品来包裹书卷,焚香静坐,以香气宁神静气,展示雅致生活和对文化的热爱。
16. 品梵:“梵”即佛,“品梵”指参悟佛的境界,通过参悟佛法,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