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我们

此文中我想重点讨论的贫穷,是一种有关金钱实实在在的贫穷,通俗说就是缺钱,和出现贫穷(缺钱)的原因。

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亲在他们相遇的时候是一个初级阶段的贫穷,不仅仅是他们,在当时那个社会都是如此。如果你能在哪个时代里吃饱饭,你都是很富裕的了。为此我感谢我的父母给我创建的能吃饱饭的物质生活。

在我印象里,为了能养我和哥哥,父母长年在外奔波,从未停歇,每年的春节最大的满足就是煮一锅鸡蛋吃。长大后我也无法想想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下,她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但从母亲的唠叨中我总结一下,大概就是母亲的头脑和父亲的吃苦耐劳。

当时的大环境是工作接班制度,如果你能成为一个工人或是接替父母工作的人,那是很体面很有前途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母亲决定让父亲退下来一起倒卖服装布匹,为此父亲对母亲的这种冒险很不理解,直到后来骑着自行车开始倒卖单干,村子里都有很多人指手画脚的骂他们是奸商,是下九流。当村中很多人看到父母的日子一点点混的确实比上班好的时候,很多人碍于脸面不肯登门拜学,恰恰是那些“没脸面”的人后来和我母亲成为第一批混起来的人。当全村都效仿父母骑自行车开始倒卖服装布匹时,母亲提议换了三蹦子(一种烧油的三轮车),这样干了3-4年母亲再次提议换骑车,但这一次计划却没有那么痛快的实行了,因为需要驾驶本,父母文化水平都是很有限的,为此只有3年小学文化,年过40的父亲开始了长达一个星期的啃书,每天做完买卖后母亲做饭父亲背书,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查字典都是现学的),最后以61分的考试成绩过了笔试,艰苦耐劳的父亲拿出了耕地般的毅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到了车本,之后的状态就是我妈拿着交规坐边上看着我爸开车出去做买卖。

后来我问母亲为什么那么拼,村里那么多人的“指点”您真不在乎?母亲说在当时那个环境即便当工人也养不了一家6-7口人,什么脸面不脸面的,饭都吃不上了,能解决肚子才是王道,肚子解决了就想让你们以后别再受我们这样的罪,所以就琢磨怎么能赚更多。母亲的经商理念描述起来很简单,就是圆规画圈,能提前跑的半径越大资源越大。不仅仅是做买卖上的头脑甩了当时村里人几条街,父母的节俭和勤劳让她们也成为了在我眼中第一批“房奴”。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没有出现贫穷中那种管窥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在那个大环境都很贫瘠的状态下,母亲的敏锐和父亲的不麻木才让我此时有个一个更好的生活。

弃婴

我在医院打过一段时间的工,工作内容就是收垃圾、开电梯等一些物业管理上的活,很基层,正因为基层又相对接近医院体制的核心,让我看到贫穷导致的很多无奈。无奈的人、无奈的医院。天子脚下,在我打工之前,说实话我从未看到过天地的不仁,也从未见到过贫穷带来的如此心碎,即便那些直指万物为邹狗的报道,也从未让我如此震撼。

很多人求医问药不远千里,手中拿着外省市各色各样检查单的人,面色里都带着被贫困和疾病压榨的沧桑感。无知的少女生下孩子,弃之如同破履,年轻的生命饱受癌症的折磨,却为了不成为家庭的负担而放弃治疗,甚至自杀。医生门前的号码加了又加,厕所都舍不得上一下,面对绝症常无奈的道出“回家好好将养吧!”。那一瞬间我觉得他们的无奈如同弃婴一样,在心中痛苦却无能为例

我身边有一个打扫卫生的大姐,因为贫穷没有机会读书,要做最苦最累的活,却只得到很少的报酬,和他的丈夫一同来京打工,家中已经有了三个女儿却还在计划下一个孩子的出生,不论国家政策是否准许,我问过她养得起么?贫穷带来的无知,让她拥有了只有男孩才可以读书养老,女儿给口饭不饿死,等嫁出去之后就会有婆家给的丰厚嫁妆,之后再用来给儿子娶媳妇就可以了,至于户口等生了儿子只能给儿子上。其实我挺纳闷他们夫妻来京这么久就没有被如此大的文化感染过么?后来我想了想也就明白了,他们最后还是一样落叶归根,而那个“根”,本身就是贫瘠的,那里组成“根”的人,思想就是男尊女卑并对贫困麻木的。

从那时起我认为贫穷的人会更贫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被贫穷麻木的都忘了去找原因。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值班的时候询问过很多看病人一个问题“我如何才能摆脱每个月只拿600元的开电梯生活”。天南海北的人中,那些眼中带着睿智的人说的最多的是“你应该趁着年轻学门手艺”、“你应该攒钱学些傍身(能够让自己老了也能混口饭吃)的东西”“你应该学门外语当个指路的”,而那些眼中浑浊痛苦的人说的最多的是“姑娘家,找个好婆家”“你在多打一份工攒点钱,要不就嫁人”“妞子归家第一,挣钱做什么”。通过这些我明白,贫穷的类别繁多,原因只有一种“推卸责任,将厚望交付于他人,用那些变态的传统给自己找借口”。

有人会说:你前边说的那个大姐人家可是自力更生,其实那种靠“卖闺女”的人是最悲哀的,将厚望交付于彩礼上还理直气壮(因为闺女是自己产出的)。熟不想她靠卖闺女准备让子子孙孙都卖闺女么?

总结: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想表达的是,初级阶段的贫穷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的痛苦只是扒层皮,比起中级阶段的抽筋换血,和高级阶段的错骨分筋强太多了。他只需要你对于现状多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了,然后找到原因斩草除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开总有花谢月圆必将月缺 缘起可能缘灭 人聚也会人散 :我可以等,我们还没有一起去黄山,我们还没有一起去青藏高原,...
    漠上女子阅读 190评论 0 0
  • 看了一段纪录片【富二代留学生】,感慨颇深。不仅仅是人家的父辈已经家财万贯,手握众多资源,而且人家的下一代也努力上进...
    沧海无雨阅读 499评论 0 2
  • 最近因为制定体验评价体系,顺带思考总结了下NPS的缺点。如果有读者在工作中对NPS有其他的体会感悟,欢迎在后台留言...
    羊毛教举阅读 2,626评论 1 4
  • 这几天,有一老友因一件事和我远离,我俩就像一起长大的发小,双方大小事基本都互知,本以为世界沧海桑田也会有我俩作伴,...
    花开岗上阅读 425评论 0 1
  • 连续快几个月时间了,孩子睡前的习惯是坐着讲一个绘本故事,躺下时再讲一个,对于要我自己讲的故事,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
    范雨雷阅读 4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