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群里看到咿呀妈的分享,有“喝洛阳牛肉汤的文字表述及照片,也有她对洛阳牛肉汤“一汤两喝”独有喝法的深刻理解”当我看到这里,心里立马惊呼“我的天呢,我说到,但却没有做到;今天,我又掉链子了!”一方面内心自责着,一方面赶紧给陈老师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喝完汤?结果是人家就要走了!我知道,咿呀妈从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北京来到我们这里,我未能尽到自己的“地主之谊”,很是后悔!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需要复盘和反思自己!
一、事情的回顾
昨天晚上,我们在一起吃饭时,我讲到“第二天,我用我们这里的小吃‘绿豆不翻’招待你(咿呀妈)”,人家怕给咱带来麻烦,也是第一时间拒绝;我呢,本也是性情中人,觉得很有必要盛情款待一下下,做出来的姿态也是一定要落实到位的!其实,我很多时候都是说到且做到的,但今天为啥会掉链子呢?这真的值得深思!
二、原因分析
这究竟从何说起呢?经过思索和反刍,起码有三点儿!
1.凡事向内预备备未落实到位
在导师班的课程里,院长往往以极大的篇幅讲述这个理念“凡事向内预备备”,也讲述它的重要意义,听了之后也确实很有同感!但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儿,让我想到“自己太缺乏通盘意识,先干啥、再干啥、最后干啥?”布局谋篇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试想,本就知道第二天自己既得上班,还得照顾家里,还想给外来的客人有所关照,何不昨天晚上就联系店家,做个预约呢?细细想来,这不单单是缺乏流程,而是从思想理念上来看,自己本就缺乏“凡事向内预备备”这意识,这头脑,这思维!基本上是,事情发展到哪儿?咱就鼓轮到哪儿?缺乏前瞻性和预判性!
2.沟通意识不强!
昨天虽然有失误,但今天早上假如有一丁点儿的清醒,还是有所弥补的!稍微早一丁点儿的时间和咿呀妈或者陈老师进行沟通,知道咿呀妈的时间安排,我提前一丢丢的时间上街去购买,就不会出现这“闭门造车”,却又“造不出来”这么个结局!
说白了,用想当然的层面来理解外人,就是“抓瞎的节奏”!
3.缺乏对人性的理解
假如,从一个妈妈外出多天对孩子的牵挂程度来理解,从人性的视觉来衡量,就可以知道咿呀妈早已是“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她一刻都不愿意在外面多待一刻钟了;另外,从陈老师的繁忙程度来看,咿呀妈也是早走早合适嘛?!
三、咋么个办呢?
我们常说,“问题即答案”,我感觉,在这里,原因就是答案!如何系统地把事情办好?我觉得从以下三个方面约束自己!
1.站在对方的视觉来考虑问题!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
2.实操流程!干好每一样事情,得知道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3.有沟有通才能“通达天下”!杜绝“闭门造车”,以“开放包容、好奇心”的状态来面对人事物,肯定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以上对自己干的“差鼻儿事儿”进行了梳理,整个流程下来,发现今天这个事情,既不是啥好事儿,但也不是啥坏事儿,用院长的话说“改译”;用梁敏老师的话说“这是个好事儿”!想到这里,我感觉我“赚大发了”!最后我也清清嗓子,喊一声“咿呀妈,有机会带着娃来孟津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