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师打交道,对家长而言,是一个即敏感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孩子在校期间是要交到老师手里的,和老师距离太远,怕她关注不到自己孩子;和老师距离太近,又怕老师烦,担心打扰到老师工作。可谓进退两难,模糊又不知所措。我是一位老师,可以体会老师的艰难;也是一个家长,会有家长内心的那种困惑和期盼,同时呢身份的需要,既要和家长打交道,又要和老师打交道,结合我的经历,说一下和老师打交道这个话题,仅代表个人观点。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基本上家长都会有这几个方面的担心:一是跟老师的沟通时间上拿捏不准,怕老师太忙不好意思打扰;二是掌握不好和老师的谈话技巧,怕不能把自己意思表达明白;三是怎么样问孩子的学习和在学校里表现情况 。
一,信任。
作为家长在和老师沟通之前,要确定好一个正确的定位,这要看家长的内心对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家长要想好,你是把老师放在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我的建议是,心态放平和,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从事的工作让“教师”成为了她一个身份标签。
很多人其实对老师是特别的尊敬,特别崇拜的,随着这种尊敬和崇拜,可能自觉和不自觉的,家长就赋予她身上很多的期待和要求。正因为家长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是至关重要的,是决定孩子未来前程的,所以就会给老师身上套一个光环,老师就一定是伟大的、负责任的、专业的,而且她还要有热情、充满爱等等等等,无形中你会赋予她很多的心理要求和心理期待。除了以上那些,有一些家长还会把老师进行比较,自己孩子的老师和别人老师的比较,或者是自己孩子不同年级时的老师们的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中又去衡量眼下的老师是不是符合自己认知中好老师的标准。
我奉劝一下家长,就是一定要把老师首先放在一个普通人的位置上,这是对老师起码的定位和尊重,不要把老师这个职业身份“神”化。老师只是大千世界里和家长一样的普通人。他和每个人是一样的,老师只是他的一个职业,他的一个工作的身份,他和你一样有爱恨情仇,也会犯错误,也可能没有那么优秀等等。只有你把他放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你才可能去接纳他,才可能去理解他,你审视他的目光才是正常的,不带着“神”的光环的。
老师和所有人一样,因为成长的环境、求学的经历、生活的状态等,会让每个老师的认知程度不同,所以对学生的态度和对工作的处理方式也会不一样。
也许家长是一个特别温和的,倾向放养孩子的人,那么遇到一个相当严厉的、苛刻的一个班主任,那么家长和孩子可能都会觉得不适应,觉得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不妥的地方,这其实是家长从心里不接纳这个老师的教育方式,彼此就没有一个好的配合,然后可能也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也觉得老师的行为欠妥。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一模一样,所以不能认为不符合自己认知的就是错的,这样自己的孩子也会被影响。社会是多元的,世界是多元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每件事,见过的每个人都将成为他的财富,都是他的一种人生体验。所以当你即使遇到了自己觉得认知不同的老师时,也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导向,要引导孩子看到世界的不同和多元。认同才是最好的相处模式。相信每个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只是相互配合中要交流,要尽量沟通出一个一致的解决方案。
老师的工作是琐碎又辛苦的,一个班级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孩子,再厉害的人百密也可能有一疏,所谓众口难调,他不可能满足每个家长的标准。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跟你认知中不一样教育方式的老师,起码第一条是要信任,绝对的信任。假如说你不信任,你的内心就会抵触,你就会不认同他。这会让老师的工作开展不顺利,可能你还会去反复确认他是不是可以把你的孩子带好。假如你的这种情绪再传递给孩子,就更麻烦了。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印象特别深的一个事。第一天我在班级中接待新生,有好几个家长带着孩子走到我面前问:老师在哪?我说我就是,结果他的言谈和表情中透露出来的都是很明显的怀疑, 当着孩子的面还说:老师这么年轻啊。初中的孩子可是很敏感的,果然在之后的工作中,这几个孩子都是“挑战”了我好几次之后,才踏实下来学习的。可见家长的不经意的一个表露对孩子的影响。
一般而言你是无法随便给孩子换老师换班级的,那么与其怀疑不如信任。任何一个老师都有他自己的独特性,自己的专长。比如我刚说的我的例子,家长认为我年轻觉得可能经验不足,或者怕管不了孩子,恰恰呢就是因为年轻(那个时候我23岁),我和孩子们没有代沟,沟通起来更容易。可见家长担心的事情反而是孩子不在意的,家长在意的却是孩子喜欢的。孩子要想健康成长,五谷杂粮都得吃,这跟他的成长历程中必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是一个道理。家长不可能一生陪伴,一生规划,所以相信孩子遇到的每位老师,他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他接触了那么多那么多的孩子,相信他,绝对的信任是一个聪明的家长最明智的做法。
二,尊重。
随着孩子的年龄变化,孩子对老师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初一的孩子,他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同学,一切都是新奇又陌生的,这时候他需要的是可以接纳他、亲和他的,在这陌生的环境里给他安全感的老师。到了初二初三,能可能侧重点不是这个方面了,他更希望成熟的、稳重的、能强的老师来引领他,希望有一个老师可以严格的督促他。可以说孩子的需求也是变化。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变化,并且要跟上孩子的变化,这就需要认可老师,只有家长是认可老师的、尊重老师的,孩子才会从心底认同并尊重老师。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接纳老师的程度。如果一个孩子连老师都不接纳,他基本上是不可能学好的,又因为他对人对事可能看的不那么准,所以家长的一个导向作用真的很重要。所以说家长的心里一定要给老师足够的尊重,即使是意见分歧的时候呢,也要学会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而不要你激烈的反抗或者提意见这些。
三,配合。
和老师打交道最主要的一个,还是配合。家校互动中家长的积极配合是衡量家长对待孩子的重要标准。比如说老师发布一些活动,你是不是积极;学校需要的材料你有没有提前给准备出来等。
老师在校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可能一个孩子的一个环节出现掉队的情况,就会耽误老师整个工作的开展。家长不要觉得自己的一个小事不会怎么样,恰恰相反,如果老师布置的工作,零零散散的都没有配合到位,先不说增加了的工作量的问题,就说孩子的纪律养成上也是非常不好的。你一个问题,他一个问题,汇聚到老师那,就成了很多很多个问题,你说他能不烦躁不出乱子吗?所以说,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不然受影响的还是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