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逃离德黑兰


2012年的老电影,拿了85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英文原名叫做《Operation Argo》,直译显然不如《逃离德黑兰》点题。
看这部电影最好了解点背景知识,大到西方与伊朗的历史纠葛(光凭片头的解说真的很难留下什么印象),小到好莱坞的名人(比如片中有这样的台词“约翰·韦恩才入土六个月,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内外交困成这样了。”你能猜到约翰·韦恩是个厉害角色,但肯定猜不到他是好莱坞西部片导演中的扛把子)……
如果都不甚了了,只能像我一样,纯粹当成个英雄主义大片来看了。
主演即是导演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CIA秘密特工,毛发浓密,留着大络腮胡,一副世界负他的阴郁样子。



巴列维倒台,逃去美国,据说逃跑的飞机上装的金条太多,重到差点儿飞不起来。伊朗民众不乐意了,你国王搜刮过了剥削过了,拍拍屁股到美利坚继续happy去了。凭什么啊?美利坚你们把巴列维交出来,不交我就冲你大使馆,扣你大使馆工作人员做人质,大家来交换。
伊朗革命军为什么没想到,大使馆肯定是有后门的,从后门一定会跑掉几个人的呢?跑掉的6个人躲进了兄弟国加拿大大使家里,居然没人发现。
总统迫于国内压力,迫使国务院(state)救人,CIA准备看笑话。但虽然有看笑话的心,还是不得不派人支援,本扮演的Tony就作为专家隆重登场了。
tony胸有成竹,力压群雄,通过了假拍电影真救人计划。CIA真是经费足的。给钱买剧本,请名导,开studio,召开发布会,搞得像真的一样。(忘了哪部电影,讲CIA的,就在质疑每年巨额经费是怎么花的)
tony落地德黑兰,与6人接上头,并艰难取得信任之际,主管的头儿意识到计划的不靠谱儿,再考虑到失败的严重后果,紧急喊停救援任务。tony彻夜无眠,决定箭在弦上,一定要发。哭,随便一个agent都这么牛掰,不听上头的命令,太无组织无纪律了。更牛掰的是,CIA头头被他感动,全力以赴做好后勤。说到底,这是个合作的时代。个人再牛,也得巨大的有能力的团队撑腰。
一行7人在机场被动检验机场安检革命军的智商,后方美国一众人等在office等着鼓掌。革命军追飞机,最后一刻脱险什么的,我不想提了。因为感觉太藐视革命军智商啦!

2014年,营救人质35周年,CIA还专门发推文,比较实情和电影的区别。当然,实情比较没有那么戏剧性一些。有空看看揭秘文件,挖掘一下事实真相,也是很有意思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抓住生活的真实 填补日子的空白 “日听”022—《电影营救计划》 电影中的主角总是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让人惊叹...
    古都弘文学堂阅读 936评论 1 2
  • 我把秘密掩在土里 任它苦着脸 我低头看着它,说:在这腐烂吧,这是你归宿啊 它哪肯依,咬着牙闷一口气,暗暗发...
    碧林霖阅读 244评论 0 0
  • 2016年12月28日 今天听了一首歌,李玉刚的一首歌:刚好遇见你 单曲循环了一下午,听这首歌的时候心中有种温暖的...
    KeQ阅读 120评论 0 0
  • 走进旷野,我们除了在淸新的空气中一抒胸怀,也常为静默的山河、萌发的小草、绽出的嫩芽、神秘的蓓蕾、娇艳的花开而欣喜和...
    心也江湖阅读 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