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际关系之“如何避免误解”

我们在职场中平时与他人交流,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换思想,碰撞火花。能达成目标的基础就是两个人能充分表达,对方能够充分理解。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表达的不足,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不但无法达成交流的一致,甚至会产生误会和矛盾,严重的会闹得不欢而散。

那么,与人交流时,如何尽量避免给对方造成误解呢?

首先,意思表达要明确,要直接

很多人说话喜欢转弯抹角,话中带话,表达的意思需要别人去猜。职场中交流不像朋友或者恋人之间,可以说一半藏一半增加彼此心灵的默契,职场中,一般都需要明确,直接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话一定要说明白,说具体,切忌模棱两可,更不要话中带话,增加对方误解的概率。如果以前你和别人沟通时发生过误解的情况或者你怕别人误解,建议你在说话之前要理清你的思路,你具体要表达怎样的一个观点,按照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组织你的语句,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全部表达出来。适当的时候加上肢体和表情语言的配合,让对方更明确的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要注意很多同音字同音词引起的误会

同音词就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在口语表达中脱离了字形,所以同音词用得不当,就很容易产生误解。从说话人的角度出发,同音字同音词引起的误会表现在“有意”和“无意”两个方面。比如你一个焦姓同事,你问他:先生贵姓,他回答:免贵姓焦,这就是“有意引导的误解”。又如你的一个章姓朋友,你问他:先生贵姓,他回答:免贵姓章,这就是无意引导的误解,因为你不确定他是姓章还是姓张。

再次,说话语句的语法一定要完整

语法是规范每个语句基本要求的规则。一般语句要求有主谓宾三个基本结构。有的时候,我们说话都喜欢省略区中的某部分,彼此熟悉了解的还好,遇到不太熟悉的,就极容易造成误解。有一个企业,每当有同事签单,就会在部门的微信群里,如此汇报:某某某签下一单,某某某又签下一单等等,然而,一转身,这位部门的领导,就将同事们的业绩汇报,去掉所有“主语”,转发到了公司管理层的群里,变成:签下一单,又签下一单诸如此类,由此造成管理层以为都是部门的领导个人业绩好,能力强,从而剥夺了业务员的成绩,最终导致业务员全部出走,团队解散。由此可见,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说完整,特别是在职场中,需要好好表达每句话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最后,说话一定要注意语气停顿

语言沟通不像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可以通过标点符号来把句子断开,使阅读的人能明确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但语言沟通时通过耳朵的听力结合大脑的判断来理解讲话人表达的意思的,如果讲话的人不注意语气停顿,很容易让人听得糊里糊涂,不知所云。这就像那个神算说的那句“父在母先亡”一样,无论如何都是准确的,母亲先亡,则理解为父亲还在,母亲先去世,父亲先亡,则理解为父亲在母亲前面去世。所以,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语句的停顿,使人明白、轻松地听你谈话。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职场人际交往,语言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方式。简单,明了,准确的表达每一句话的意思,让听的人能明明白白,准准确确的充分理解,能有效提高交流效率,达成最终交流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一个职场语言表达的高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逛朋友圈偶然看到这样一张挺有意思的图片,粗略翻个大意先,“我的大脑分成两部分:左脑和右脑。我的左脑里没有什么对的,...
    Dhxndk阅读 1,826评论 0 1
  • 好像总是这样,随着一个人年龄渐长,能使他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 我们抱怨着房价高,工资低,人生的各种艰难,在日复一...
    品牌舵手阅读 4,179评论 0 0
  • 李笑来曾经在《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样描述阅读所带来的好处:“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或者起码一点...
    林培智阅读 1,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