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洋节日在国内开始大行其道,其氛围的渲染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节日。我想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对绝大多数洋节日的含义知其表不知其理,倒是被商家用盈利的手段包装的美轮美奂,分辨不出到底源自何意。一方面为传统节日的文化流失鸣不平,纯粹靠生硬的法定假期不足以烘托出浓浓的历史情结。另一方面,洋节日过得热闹非凡,管它为谁庆生,管它崇洋还是媚外,满足了自己需求和渴望,何尝不可?
是啊,满足自己的欲望,何尝不可呢?我们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舍身取义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只有在弱化甚至牺牲个人主义时、只有在不顾一切保全集体的利益时,才可能被认同和赞赏。你看,历史上那么多英烈,哪一个不是忘我地维护大家而得到后世的歌颂?哪一个贪婪自私的小人得以被认同?显而易见嘛!连传统节日也不可幸免呢。国庆节——集体荣誉,元宵节端午节——民族情怀,春节——大家庭的团圆,清明节重阳节——纪念他人用,等等,虽然这里面有很多不可忘本的元素,但铭记的同时不能忽略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共鸣,只有个人价值得以最大化地实现,积聚起来的集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欣欣向荣,而非压抑、扭曲个人意愿从而成就集体虚假的繁荣。
节日是情感表达的出口,满足了生命对爱的渴求,这里面隐藏的是最真实的爱与渴望。我想这才是洋节日给我们最大的也是最有用的启示。西方的节日里,人们会通过互赠礼物、欢乐聚餐、扔掉工作,跟家人、跟爱人、跟孩子感受那份轻松愉悦。所以说,西方的大多数孩子就在这样一样中能够完全表达爱、满足需求的环境下成长,体验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本真的情感。而我们虽然也轰轰烈烈地过节,但是重心几乎都在形式以及超越个人的高度上:春节,浩浩荡荡春运迁徙后的大团圆+大家长+大家庭模式,年轻人顺便冒着被逼婚的风险;清明节,缅怀故人,悲从中来......我们已经习惯用社会的标准来隔离我们对孩子、家人、朋友在生命本质上的关怀,用俗套取代。
我变得越来越不爱过节,不是怕付出情感,而是怕虚假繁荣下的各种仪式化,人跟人之间明明有着隔阂却非要在节日定义的欢乐中强颜欢笑,节日快要失去其本真的意义。不要用道德评判的高度去看待洋节日吧,也不要用患得患失的心情去面对传统节日,只要真真切切地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内心,用爱去表达,用心去感受,浮于表面的仪式终究会落到节日的实质上去——那就是情感的需要。
场景切换的分割线
临睡了,鱼妹仍在被窝里辗转反侧。
她认真地问我,是否真正有圣诞老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神仙啊!
我放下手中的书,同样非常认真地看着她说,这世上并没有神怪一说(多么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无神论受教者!),在北欧,圣诞老人是持证上岗的,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严格的删选和考试,才能胜任圣诞老人一职。这是一种职业。
她想了想,接着说,照你这么说,他既不会飞也不会魔法喽?那么今晚他怎么工作呢?这么多孩子等着要礼物呢。
我笑了,是啊,他可忙了,尤其圣诞节的时候。不过啊,这世上有无数个圣诞老人,他们受命于真正的圣诞老人,帮Santa派送,but,这些人的身份是保密的。
鱼妹若有所思,好像明白又似乎没听懂,那么我许的愿Santa能知道吗?
能,当然能!有了愿望才有实现的可能啊!
还有,睡着了圣诞老人才会来呢。
——接下来,那个神秘受聘者该工作啦。
祝各位平安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