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雷锋精神是一种悲壮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观点是:雷锋精神不悲壮,学习雷锋是快乐的自我实现。
当我们宣传一个道德模范的时候,往往更愿意渲染他,难能中彰显可贵,悲情中衬托崇高,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快乐。
翻开雷锋的日记,我们可以随处感受到他的快乐。当把自己手套送给一位没戴手套的老大娘,他写道“一路上,我的手虽然冻得像针扎一样,但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当和战友战斗了一夜,在雨中抢救出7千袋水泥之后,他写道“带着乐观的心情,昂首阔步回到了宿舍,回忆自己为国家、为党做的一点点工作而高兴。”所以,雷锋是以助人为乐的,他在无私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种追求内心快乐和自我实现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穿越时空,正在影响着几十年后的我们。
被誉为大国工匠的方文墨,是中航工业沈飞一名普通钳工,参加共青团组织的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钳工冠军。他每天连续四五个小时听着锉刀发出刺耳的声音,有时甚至让他产生生理性呕吐。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工作一定让他觉得枯燥和痛苦,但方文墨说他最快乐的事情是站在工作台旁看着量表指针极细微的晃动一格,那标志着他的工件的精度又增加了千分之一毫米。如果不是因为内心的快乐,很难想象,他会把家里的阳台改装成操作台,一年换掉200多把锉刀。就这样,29岁的方文墨用双手创造了一个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加工精度—“文墨精度”。他体验到了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快乐,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
在一次团市委组织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学业指导、心理帮扶。活动结束后,一位大学生志愿者非常激动的跟我说:“我没想到,我的生活还能过得这么有意义!在学校,我们同学业余时间就是玩手机,吹大牛。今天我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快乐!这种快乐比我跟同学去吃一顿大餐或者得到学校奖学金都要更快乐。本科毕业后,当其他同学都在找工作时,他选择了前往新彊库尔乐进行支教,支教结束回来,着手组建了践行中国梦志愿服务队。这名志愿者叫王博宇,目前是辽宁大学一名研二学生。他说: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深深的影响着我和我身边的同学,它已经成为我们青年一代追求完美人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力量。
城市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今天市委市政府提出“让雷锋精神成为沈阳的城市精神”绝不是让学雷锋成为我们的道德负担,而是让雷锋精神成为沈阳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幸福快乐、自我实现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