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真正喜欢上读书、得到精神上的成长后,或许可以更容易看清楚之前的自己----那个没有方向性、不知道出口在哪里的自己。我在劝朋友多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收到这样的问题:“读这些书有什么用?我的专业知识已经足够丰富,足以使我在专业领域做得非常出色。”
于是,我就苦口婆心地列举读书的好处,但收到的反应甚微。他们大多是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之后,也就由于自身的懒惰放弃了读书。今天,我们不谈多读书会怎样好,我们来说一说,如果读书少,你会有什么样的无力感?
1、无聊、空虚感强烈,无法独处。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突然想起我的一个前同事。那时我们俩同时到新单位,相对比较孤单,便一块吃饭,一块玩。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发现了他的一个特点:无法独处,自己呆着不超过五分钟,便浑身不自在。由于工作不忙,他经常感觉无聊、空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只是这时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忙着考试、看书,没有时间多与他交流,但只要我不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在寻找其他的小伙伴,否则就会感到无聊。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无聊的时候便会想与外界多一层联系,想融入外界,这便是读书少的表现。
假如喜爱读书,一般不会感到无聊,因为书中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丰富的思想等着你去交流学习,你只会怕时间少,何来无聊之感,而此时,你最渴求的恰恰是独处的时光。
2、语言苍白,表达能力差。
前几天,边开车边听广播,作为堵车时短暂的放松。广播的是关于一个旅游达人的采访,大概是去过什么地方,有过什么有趣的经历,见过什么样的风土人情之类的东西。旅游本来是一件积极有趣的事情,可是在她的讲述中,我却感到如此的乏味。
她的讲述基本是一个无聊的流水账:“我去了什么地方,然后我看到了什么,然后我与当地人们做了什么样的交流,然后我们又去了什么地方,然后那里有什么,然后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然后........”一连十几个的然后、然后,足以让一场丰富有趣的旅行游记变得既枯燥又无聊。
难道我们厚重的中华文明里再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连接词来代替“然后”吗?且不说这样的表达多么缺乏美感,这样的语言表达多么苍白无力,但就一个词在短短几句话中的重复概率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其糟糕的表述。
这就像我们在对一个事物表达欣赏和赞叹时,只会用“牛逼”,在表达一个人的优秀时,只会说“厉害”,在看到一幅怡人的美景时,只会“哇”,便没有了下文。我们心里感受到的,却表达不出来,能够表达出来的,却是这么的简单粗糙,更别提什么美的享受。甚至于我认为,读书少了,感受力本来就会低,或许不只是表达的问题,有些稍微深点的感受即不具备。
3、思维固化、拘泥于一成不变
实话实说,没有比“且行且珍惜”、“你若安好,就是晴天”、“唯有......不可辜负”之类的话更令我厌烦了。准确地说,我不是对这类话表示厌烦,而是对这些话无数次地被运用感到厌烦。打开朋友圈,只要是发个美食的图片,便在底下配上文字: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只要是出门旅游,便是:唯有旅行不可辜负,唯有美景不可辜负,唯有爱不可辜负......毫不夸张地说,这类话被反复地运用真的会使人厌倦。可是总有许多人做事情就爱模仿、盲从,难道自己就写不出一句像样点的话。要我说,其他事情是否辜负暂且不谈,你最辜负的便是你自己。
因为在大好的青春里,在大好的时光里,你没有启动思维、没有怀着求知欲和好奇心,没有对世界产生兴趣,没有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的勇气和能力。而这些表现就是因为:读书少。读书少,便缺少了向书中优秀的人物学习的机会,便缺少良好的思维习惯,缺乏改变的意识,容易变得盲目和盲从,也就没有个性可言。
通过观察真正爱读书的人,我们发现,虽然他们不见得长相出众,假使谈吐也还没达到有趣的程度,但他们会有一个强烈的共同点:那就是有个性,这个个性即不会受大众观点的左右,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拒绝随波逐流和盲目、盲从。
4、感受美好与幸福的能力低
我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书本截图或者对某个作品的感悟,或者,仅仅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的感悟。有一次,同学建了一个舍友群,命名为:大学舍友群。我在我的群名称里改为:那些温存的旧时光。于是,舍友开玩笑地说:“一看就知道是你改的,就你矫情”。
是啊,很多人会在我的朋友圈说:“你真矫情”。可是,在我看来,矫情有时候恰恰是代表了一种感受力,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能力。正如有人说,在你眼里,秋天的落叶只是落叶,而在我眼里,那是一首首诗歌。一个眼里只有落叶的人和一个眼里有诗歌的人,他们的感悟生命的能力能一样吗?进一步说,他们获取幸福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同样是很小的、很平常的一件事,在感受力强的人那里更容易看到它的独特之处,更容易获取美好的享受。生活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更多的是平淡清和。生活归于平淡。可是即使是平淡,在不同的人眼中也是不同的,有的是柴米油盐似的平淡,有的却是诗情画意般的平淡。哪种更幸福,显而易见。
读书少,便缺乏强烈的生命感受力,这对于人生来说,显然是一个很遗憾的存在。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成长中,这几个能力相当重要,而获取它们的途径是如此便捷,只需要读书。读书少,不是你的错,知道读书少的后果后还不读书,那就是你缺乏智慧的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