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这样很俗套的题目只是为了描述一个故事,一种心境,一丝悔意,并没有太多的意思。
事情发生在星期一的一次午饭时间,这个故事涉及到的人都是互相认识的,却不用熟悉来形容,这样的背景可能说起来冷酷了些,但事实总是赤裸裸的显示在每个人隐藏的LED频幕上,大家心照不宣,彼此过着点头微笑与擦肩而过的日子。
这一天带着一身倦意来到一张放着热腾腾饭菜的桌子面前,身边人的叽叽喳喳就像夏日午后聒噪的蝉鸣,只是在叫唤夏天来了一样地叫唤谁的饭菜怎么样,在这一声声的言语里,有人开始对一个人的碗中之物起了兴趣,不,这不是一对一的斗争,这是一对多的抉择。在大部分的分享里我们都会想要给有的人更多,给有的人更少,以及自己完全不想给的时候,但在被动情况下一般是尴尬一笑失去自己的战营,全军覆没。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有所回馈,有的人还等着你来主动祈求,如果这三种人都经历过,那么此时此刻这个个体失去的绝不仅仅是碗中的食物,而是自我的选择,不是忘了那些想要给的人,而是在这场被动战里,输的体无完肤,已经没有可以再次给予的食物了。接下来的时间对于别的人来说就像没有事情发生过一样,平静的像人们习惯在夏日午后听蝉鸣躲烈日一般,再也没人提及中午吃了什么,谁的碗里有什么,接下来日子又回归到日常水平线,夏天的风都带着一阵热辣。
很多年前,我在衡量食物的分享时从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或许是因为等同获得,或许是单纯想要给予,又或许是因为所谓的爱,但没什么一定的答案,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这个社交圈里不能太自私了,都说分享是美德。但现在想想用美德来衡量的分享是否包含那些我们计划里不想要分享的人?若说起为什么存在不想,分享本身就成了理由,因为想对她分享所以不想对他分享,这也能构成一部分理由。在美德面前我们也需要保留一部分自己的成分,那一部分真我没人能够用道德的枷锁禁锢的了,一旦站在道德的灯塔上看到的不应该是道德,而应该是人性吧。
近些年我将那些不适当的分享带来的不快感转换成了对被动分享的思索,或许这样的表述在时间上有掺上一两杯水的成分,到底说来我还是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力,当说的和想的都多余做的时候,接下来就只剩下实践了,实践可以检验真理,在某本书里提及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在这里可以对说的和想的有初步的判断。对于日常的生活,当我们开始“不在意”的时候,就开始步入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在意”食物的去向,“不在意”对食物的评价,“不在意”别人的食物……这可能是在无数次实践背后总结出来的经验说,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得向现实生活低头,现实生活里一定包含我们不想分享的人,但在我们真正踏足自己想要的生活之前,这些人能够帮我们看清自己的选择,就如同“想”的对立面是“不想”一样清晰明了。
在人类构造出的美好世界里,食物给予想要分享的人,时间用在想要做的事情上,只是在完全抵达这样的美好之前,每个人都在寻找,寻找这样的人,寻找这样的事,有的人可能会很快,有的人可能会稍稍落后,但只要它存在,即使抵达的时间久了点也无伤大雅,因为在路上就是触及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