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和老婆商量 ,周一至五晚上的辅导由我负责,周末由老婆负责。上周末老婆辅导儿子一个上午的作业,我正在做午饭,不清楚具体的原因,突然老婆就把我和儿子叫到客厅,宣布了她的决定:她让儿子给她磕了3个头,表示母子关系结束,以后她再也不管儿子的任何事,也不会和儿子说一句话,并且还许诺,一年内她要和儿子说一句话就惩罚1000元。才三天过去,她有些受不了,同我商量一次给我一万,结束她这次的冲动行为。诱因是他看见儿子的手表数据综合显示近期压力指数最高78(华为手表),她怕儿子出心理问题。我不愿意要她的钱,建议她需要有一个平缓过渡,不能走极端,需要汲取教训,谋定而后动。
晚上儿子完成作业,我也黔驴技穷了。首先早上自己闹钟5点起床,完成未完成的作业,先是偷偷玩了平板,听到我起来了才开始听读。其次,晚上完成语文作业,15分钟的作业,非要计划30分钟,前面15分钟一直走神不动;紧接着数学试卷,计划40分钟,又先扯头发10分钟,我(假装)生气扯他的头发,才开始认真完成试卷,期间多次自己(儿子)大喊大叫,抱怨题太难。这种恶性循环不知道如何改变,无论你如何建议,执行不了。理想和现实,对不同的人意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哪怕千难万险,也会迎难而上;有的人哪怕一片坦途,也会没困难给自己制造困难。决定人命运的是遇事的态度,遇事推诿扯皮、指责、抱怨、哭泣,问题永远在;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所有问题都会找到解决的途径。
如何同儿子一起走出困境?
首先,家里需要对现在的情况,进行客观的梳理,现状形成的症结,家里3人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自我剖析,相互探讨,避免指责、推诿扯皮。
其次,在沟通过程中,儿子的价值观、认知同他所期望得到的脱节问题,需要合理的提出,并引导儿子主动做出改变,由儿子制定一个可行的分阶段目标计划。类似的计划已经有过,但落实很难,需要更符合我们的实际,
第三,下一步探索更多的可能,学习、工作都是为了生活,不能因为学习、工作影响生活。读书不是唯一出路,需要结合现在的科技、技术变化,从未来生活角度,探索结合兴趣和爱好,提前做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