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曾几何时,“学生宿舍”竟也成了年度热词


今天是2025年10月1日,76周年国庆日,国庆中秋长假第一天!


本应是普天同庆、欢天喜地的日子,却被凌晨看到的一则新闻弄糟了心情,冲淡了氛围!


蜀地凉山一初中男生宿舍床位紧张,8人宿舍实际入住9人,多出来的一人轮流和其他同学睡一张1.1米的床,校方称9人轮流睡8张床最公平!


乍一听,猛一看,像是笑话:这就像食堂9人吃饭只有8个碗,教室9人上课只有8张课桌,9个学生学习只有8套教材……


当僧多粥少的时候,轮流着来,似乎的确是最公平的办法。但问题不是公平不公平,而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轮流着去做的!9人吃饭8个碗,多那1人能轮流每晚吃一口吗?9人上课8张桌,多那1人能轮流每节课换个地方吗?9个学生8套教材,多那1人能轮流每节课都换趁一套教材吗?



问题不是公平不公平,而是直到现在,居然还有学校连学生住宿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


事发凉山州西昌月城学校。西昌、月城这些字眼,很容易让我们和国家重大工程联系起来。可谁能想到,在这样一个举世翘首、万众瞩目的地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居然如此不堪!


可话又说回来,一座学校,就多那3个学生吗?就腾不出一间空房用作学生宿舍吗?说学生轮流住很公平的校领导或者教师,也可以几个人合住一屋的,这可能比学生轮流合住更公平!


我国的教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再穷不穷教育,再苦不苦孩子”,到“每个地方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有不少人都为这两句话拍过胸脯,甚至赌过咒、发过誓的。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初中的时候,校舍紧张,宿舍不够住。校长张振中站在校院正前方高高的讲台上,动员同学们:大通铺,空间有限,人均七八寸地方,不到一尺,建议大家夜里休息的时候,尽可能少翻身、不翻身!看似玩笑,却是实情。


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末,参加工作,当了教师,农村学校建设要求实行“一无两有六配套”: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校园环境配套、教学设施配套、生活设施配套、厕所设施配套、安全设施配套、特殊需求配套。


其中,生活设施住宿要求“一人一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生均建筑面积符合要求:小学不低于4平方米,初中不低于4.5平方米。


回头再看事发学校现状,意味着,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建校标准,到了21世纪20年代,居然还有些地方没有落实,没有达到标准!


那么,我们当地的父母官、校长大人们都在干啥呢?教育经费都用在了哪里?退一万步说,即使教育经费不够,成百上千亿的国家重大工程在当地,领导跑跑腿,动动嘴,即使请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献献爱心,我想问题也可以圆满解决的。


而事发学校问题出来了,不是立马想办法解决问题,却是发表高见:这种做法很公平!你咋不觉得面红耳赤、脚大脸丑呢?


怎么也不会想到,到了2025年,“学生宿舍”居然会成为年度热词:有高校硕士研究生不配备宿舍的,有中专学校床铺没腿脚,靠安装在墙上的角铁支撑的,有高中宿舍按中招成绩分宿舍的,现在,到了初中生,可怜到竟连床铺都没有了!


不知道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看到这样的新闻,会作何感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